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

时间:2022-12-01 08:49:4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通用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通用7篇)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看图示折纸,先折“双三角”再折出灯笼。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彩色方形纸;颜色有红、黄、绿等。

  2、操作卡片《灯笼》折纸图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气成品1份,装饰好的灯笼一只。

  3、彩色长纸条、剪刀、浆糊、棉签、颜料。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幼儿学习折叠方法—幼儿操作—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国庆节时,小朋友们在大街上看到挂在店门口那圆圆胖胖的是什么?

  2、引导幼儿学习灯笼的折叠方法。

  (1)出示折纸图示,明确图上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2)幼儿按操作卡片图1、图2、图3折好:图1把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图2、图3把两只尖角分正反对准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师出示半成品讲解并演示图4“双三角”的折法:一只手插入中间,另一只手对捏两道边后,用手抹平就成图4下面继续图5、图6、图7折成图8,教师再拿出没吹气的灯笼示范吹气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请大家开始折双三角,折好再按图5、图6、图7折成图8。折的时候注意折边要整齐,每折好一个步骤都要用手把纸抹平,全部折好后,再用剪刀把长条纸剪成细丝状,贴在灯笼底部,上面贴两根细纸条作为挂的`带子,吹好气以后再把上面的两根细纸条连接贴好。

  (2)请小朋友用颜料、棉签,给灯笼轻轻画上好看的图案。

  (3)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折纸,并指导幼儿粘贴,注意粘贴的部位并保持整洁。

  3、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把做好的灯笼悬挂在窗台上,让全体幼儿来欣赏,找出折得好或装饰得好的灯笼,让幼儿说出喜欢哪一个,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较高,当教师示范吹出灯笼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新奇,还给与教师鼓掌,也由此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根据图示一点一点的进行活动,而能力弱的则需要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但是整个活动能进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础上能有创新,将灯笼变成了话筒。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 篇2

  活动名称:

  小灯笼

  活动目的: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剪出细长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装饰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班级内架好相应的线,悬挂灯笼用。

  2)、各种色彩的正方形和圆形纸若干。

  3)、记号笔、双面胶每人一份。

  4)、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小灯笼打扮教室,你们看看,这些灯笼够了吗?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

  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活动反思:

  活动中,请孩子在示范时,老师重点强调了灯笼的图案要画大,让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灯笼。因此,孩子的作品都显得很大胆,每个幼儿都画出了自己喜爱的灯笼图案。还有,活动中,老师让孩子自己悬挂灯笼,这更激发起了孩子的兴趣和自豪感、成功感,他们的情趣又一次被激发了起来,好多孩子禁不住拍起了小手,拉着同伴来看自己的灯笼。离园时,还有好多孩子拉着自己家长的手,请他们来看自己的灯笼,不停地介绍着。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 篇3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6以内数的组成,进一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2、探索在6和5种不同的分合记录中找出答案相像的两组,并用标记记录,初步感知两部分数的互换关系。

  3、能清楚地在集体中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发现。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自备"买灯笼"操作材料的放大卡,"翻片片"活动放大记录单。

  2、幼儿用书第26页《分分合合(二)》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游戏,复习5、6以内数的组成。

  1、游戏"碰球"。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练习,也可以逐步加快游戏速度,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迅速思考出答案,做出回答。

  二、在操作游戏中感知6以内数的组成。

  1、兔宝宝,买灯笼。(幼儿用书第26页"买灯笼")

  2、翻得轻,记得对。

  三、在观察、比较中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1、教师出示幼儿的操作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共同检查是否正确。

  2、教师请班级中其他有序记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单,并给以表扬。

  四、引导幼儿找出分合记录中相像的两组做标记。让其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的互换关系。

  1、教师出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单,引导观察,寻找相像的两组记录。

  2、师幼共同为找到的相像的两组做标记。

  3、师引导幼儿感知、讨论并归纳。

  4、请幼儿在自己的操作记录单上找出相像的两组,并用标记记录。

  反思:

  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的,我设计了与本课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没做到去观察每个孩子的听课状况。好的孩子把知识都学会了,但个别孩子听课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气氛当中去,我也没能做到及时的去提醒、去点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更细心的去观察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更好的去听课,去学习。还有游戏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都到前面来进行游戏,但我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没能到前面来游戏那种失望的表情。我今后的课堂上一定要多设计一些游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圆柱体、长方体、三菱柱等不同样子的福灯笼。

  2.能用描画、剪纸、粘贴等多种方式创造性的装饰福灯笼。

  3.感受福灯笼带来的`喜悦,体验制作福灯笼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制作不同样子的福灯笼。

  2.难点:能用描画、剪纸、粘贴等多种方式创造性的装饰福灯笼。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写毛笔字及剪纸的经验。

  2.物质准备:

  ⑴彩色卡纸、亮光纸、彩纸、皱纹纸、彩笔、毛笔、干花、小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材料若干。

  ⑵教师自制福灯笼范例、灯笼展示课件、背景音乐、仿真树、布置有民间特色的“炕”作为幼儿操作台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课件,以社区活动“福灯笼大赛”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制作灯笼的乐趣。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交流自己见过的灯笼,丰富已有经验。

  提问:刚才课件里有什么样子的灯笼?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灯笼?是什么材料做的?

  2.以社区举行“福灯笼大赛”,激发幼儿制作灯笼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福灯笼,引导幼儿知道制作灯笼的方法。

  1.教师出示自制的福灯笼,提问:灯笼上有什么?由几部分组成?引导幼儿知道灯笼由灯笼提手、灯笼身体、灯笼穗子组成。

  2.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尝试按照步骤图制作三棱柱。

  ⑴提问:灯笼身体是什么样子的?三棱柱是怎么做出来的?

  ⑵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总共有几步、有阴影部分、有对折线、箭头代表对折的方向。)

  ⑶教师出示介绍不同对折线的卡纸,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看看有几根对折线,并尝试按照对折线自由探索,看看都能折出什么样子的灯笼身体。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操作示范,并小结提升:折的时候要沿线对齐,折过的地方要压平。

  3.教师介绍材料,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制作和装饰福灯笼。

  出示各种制作材料及福字,引导幼儿采用描画、剪纸、粘贴等多种方式创造性的装饰福灯笼。

  小结:可以用多种方式来体现福灯笼的“福”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灯笼。

  3.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制作福灯笼的乐趣。

  ⑴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大胆设计,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⑵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稍弱的幼儿,鼓励幼儿制作出不一样的福灯笼。

  4.师幼共同欣赏、评析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⑴悬挂“福灯笼”:出示社区背景图,请幼儿将制作好的“福”灯笼悬挂到“福气多多树”上;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评析,提问:你是制作福灯笼的?你喜欢哪个福灯笼?为什么?

  ⑵请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福灯笼去参加社区“福灯笼”大赛,自然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回活动室,进一步装饰自己的“福灯笼”,参加社区大赛。

  2.区角活动:提供更多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制作多种多样的福灯笼。

  课后反思:

  一、活动联系生活,重视幼儿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本活动选自省编教材主题活动《冬天的故事》,此活动虽然出自冬天主题,但幼儿对灯笼的喜爱不单单停留在春节或元旦。恰巧社区开展的.系列传统文化活动中,有灯笼展览这一环节,结合当地的特色活动,能更好的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这一教育理念。活动中我采用了欣赏、探索、创作等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大胆装饰和创作,并且围绕活动的关键字“福”,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用毛笔写、剪纸、描画等多种方式表现,将我们的传统文化自然融合其中。

  二、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正确评价幼儿,保持其制作的乐趣与热情。我在巡回指导时,紧扣教学目标,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大胆制作与装饰,并及时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孩子们在不断的鼓励中热情满满,制作兴趣高涨。

  三、尊重幼儿的意愿,满足幼儿的制作需求。

  在活动后期,个别幼儿制作兴趣高涨,我及时提醒幼儿,可以活动后继续装饰,并且在活动结束后,与幼儿一起继续装饰自己的福灯笼,孩子们对于参加大赛,自信满满。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并组合拼搭成三角面灯笼的技能。

  2、学习简单地装饰技能,初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范例、大小相同的圆形纸片若干、胶水,串绳、珠子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范例,幼儿观赏。

  2、提问:

  (1)这是什么?(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吗?(圆形)一共用了几个圆形纸片?(有12片、16片、20片等各种样式)圆形中间是什么形状?你会把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吗?(请个别幼儿示范后教师再重点讲解)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面灯笼,提问:为什么两个灯笼会不一样大小?

  (圆形纸片大小不同,做成的灯笼大小也不同,一只球体所需要的圆形纸片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二、示范讲解。

  1、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

  重点要求幼儿做到:要折叠出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粘贴。

  (1)每一张圆形纸片的三处折叠部分要和另外三个圆形纸片的折叠部分粘贴起来就成球体。

  (2)涂胶水粘合时要对整齐。

  (3)用串绳、珠子进行装饰,制作成灯笼。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圆形纸片进行制作。

  2、先将圆形全部折叠成三角形后,然后再一起拼搭粘贴。

  3、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结束讲评。

  1、幼儿观赏灯笼,体验成功的快乐。

  2、请个别幼儿讲述制作过程,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反思:

  1、虽然本班幼儿入园至尽已进行了一系列的圆形折叠粘贴活动,但是由于孩子们之间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开展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范例,它们分别是用12片、16片、20片圆形纸片制作的灯笼,使孩子们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制作。

  2、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启发幼儿互帮互学,同伴之间交流分享制作经验,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 篇6

  【活动目的】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制作简单的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灯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

  2.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纸杯、饮料瓶、抹布等。

  【活动过程】

  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元宵节)在这个节日里你们吃过什么?(汤圆)玩过什么?(灯笼、烟花)

  1、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提问:你们觉的这几个灯笼漂亮么?(好漂亮)和你们元宵节买的灯笼有什么区别?(我们买的灯笼是用电池,还带音乐,这个是用蜡烛的;图案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你能看出这几个灯笼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杯、饮料瓶、彩纸)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

  2、观察操作材料,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用什么材料也制作一个漂亮的灯笼呢?(幼儿互相讨论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

  (2)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

  先选定材料——用铅笔画图案再用剪刀剪下——在材料的对称边穿上毛线——毛线上绑上小木棍——最后把蜡烛固定在灯笼中间。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展示作品

  手提灯笼,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开展《正月十五打灯笼》的民间游戏。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指出:活动要来源与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感兴趣的事情。这不孩子们对今天的活动表现得非常好,尤其是在讨论选用材料时他们的奇思妙想让我震惊。还有在制作过程中他们敢于尝试利用自己

  的方法及材料进行制作,极大的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还有在作品展示时,孩子们大胆的讲述自己的灯笼。在这自然的环境中为孩子们营造愿意表达的氛围,使他们轻松的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挂灯笼》 篇7

  活动名称:

  红灯笼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的梗概。

  2、感受故事的风趣。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红灯笼一盏,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带,故事中人物头饰。

  2、《语言》下p2~3

  活动过程

  一、漂亮的红灯笼教师出示红灯笼,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教育内容。

  二、听故事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老奶奶为什么要扎红灯笼?红灯笼跑到大街上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小动物跟着红灯笼?为什么?老奶奶找到红灯笼了吗?

  出示教学挂图,边看边听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故事中那些地方很有趣?

  三、学讲故事幼儿边看图边跟教师学讲故事。

  请幼儿阅读画册,练习讲故事。

  四、表演故事请幼儿戴头饰,教师旁白,幼儿按角色分组自编动作表演故事听故事录音,教师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和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故事:红灯笼元宵节快到了,老奶奶扎了一盏漂亮的.红灯笼。

  外面真热闹啊!调皮的红灯笼一跳一跳地来到了大街上。哇!小汽车、小轿车看见了红灯笼,都"嘎"地一声停下来!警察叔叔急得吹起了哨子:"快抓住红灯笼!"红灯笼赶紧逃呀逃,它感到很委屈:为什么他们不喜欢我?

  红灯笼走呀走,来到了树林里。咦,它身后跟着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后面跟着一只小胖猪。嘿,小胖猪后面又来了一只小黄狗。喵喵喵!小黄狗后面又跟着一只小花猫。原来,小动物们正准备过节,联欢会上正好少一盏红灯笼,大家一起说:"红灯笼!我们都喜欢你。"老奶奶半夜醒来了不见了红灯笼,真着急呀!她出门去找红灯笼,一5边找一边喊:"红灯笼,你在哪里?"小花猫听见了,告诉了小黄狗。小黄狗听见了,告诉了小胖猪。小胖猪听见了,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听见了告诉了红灯笼。

  老奶奶终于找到了红灯笼。在正月十五元宵晚会上,老奶奶还和红灯笼一起表演节目呢!

  红灯笼又回到了老奶奶家,老奶奶用一根黄绳子把红灯笼高高地挂在大门上,红灯笼真快乐!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较高,当教师示范吹出灯笼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新奇,还给与教师鼓掌,也由此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根据图示一点一点的进行活动,而能力弱的则需要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但是整个活动能进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础上能有创新,将灯笼变成了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