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公开课教学实录及反思

时间:2021-12-16 10:24:4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与问》公开课教学实录及反思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与问》公开课教学实录及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学与问》公开课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课文理解“能者为师”、“相辅相成”等词义。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并和善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做学习的主人。

  4.初步认识论说文的写作结构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弄懂问的重要性和怎么问的道理。

  2.理解“学”与“问”的关系。

  3.通过自读感悟和师生对话等方式领会说理文的一般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奖品(书签)、鼓励阅读内容是勤学好问故事的书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赠送书签,感悟学与问

  师:同学们,我读书喜欢用书签,今天就带了几张作为我们的见面礼,请接到的幸运者大声读一读书签上的句子好吗?(师抛书签4张)

  生1:我这种书签上的句子是“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生2:我这张写的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生3:我这张写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生4:我的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师:谢谢同学们的分享。刚才我们听到的句子都是关于学问的内容,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请大家大声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大声齐读。)

  二、初读体验,感知学与问的道理。

  1.初读指导

  师:同学们还记得学过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和《谈礼貌》吗,文章先讲了什么,然后讲了什么?

  生:我记得《滴水穿石的启示》先讲了太极洞里的石头,被水滴滴出了个大洞,提出滴水穿石的道理。然后讲了李时珍、爱迪生等几个人的事迹来证明。

  生:我记得《谈礼貌》开始说讲礼貌是我们传统美德,我们要有礼貌,然后举了岳飞,还有另外一个事例来证明讲礼貌很重要。

  师:刚才发言的同学对学过的课文能记得这么清楚,真了不起,说明他们上课学得认真,学得用心。我们今天学的《学与问》和这两篇课文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它们都是说理文,或者叫议论文。也许有的同学已经发现它们相似的地方了,是的,这类文章通常都是开头通过一种现象提出一个观点,接下来用几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最后再进行总结。那么《学与问》究竟提的是什么观点,又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说明呢?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自己去阅读解决这个问题?

  生(齐):有。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上的学习要求,看明白了就开始吧。

  (出示课件,屏幕显示——

  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自然段或句子是讲道理的,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讲道理”三个字(板书:讲道理),哪些地方是摆事实的,在旁边就写上“摆事实”(板书:摆事实)三个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参看投影或课课通。)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时对认真读书、做笔记的给予肯定、鼓励;对阅读有困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给予个别帮助)

  3.检查自读情况

  师(拍手示意):我们现在交流一下自学情况。首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屏幕上的词语,看一看阅读中的“拦路虎”你消灭了没有。

  (生读词语略,内容见课件)

  师:读顺了课文,那么哪里是讲道理的,哪里是举例子也就是摆事实的呢?

  生:第一自然段讲道理,第二自然段举例子,第三自然段讲道理,第四自然段又是举例子,最后一个自然段也是讲道理。

  师:嗯,你说得很细致,谁愿意讲得概括一点。

  生:课文第一、三、五自然段是讲道理的,第二和第四小节是举例子的。

  三、再读课文,练习提炼中心论点,感知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师:这次说得简洁概括。那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举了什么例子呢?我们再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把代表观点的句子用笔划一划,例子用自己的话试着概括一下好吗?

  (生快速浏览,思考)

  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师: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勤学好问,好,是爱好,喜欢的意思

  (板书:勤学好问)

  师:你找得很准确,不过课文好几个地方都有讲道理的,再看看还有没有能代表观点的句子。

  生:“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看屏幕齐读)

  师:第四自然段中有几个成语注意到里吗?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说“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相辅相成”等词语意思,略)

  师:我们找出了观点,那么课文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的?

  生:一个是哥白尼小时候爱问为什么的例子,一个是沈括写诗的例子。

  师:你概括得真好,既简洁又清楚。同学们了解这两个人吗?请看大屏幕。

  (生看大屏幕上的人物资料,教师有针对性选取其中语句强调)

  四、小结,从整体上认识议论文的结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学与问》这篇说理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一起跟我说(看大屏幕),《学与问》这篇课文首先提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一观点,然后通过哥白尼的故事证明问的重要性,要学会多问,又通过沈括的例子来说明勤学好问要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最后强调了既要学又要问,要在学中问,问中学,做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个道理。议论文通常在开头就会提出中心论点,最后再进一步强调这个观点,首尾照应。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观察一下生字的结构,再描红临写两遍。请选出你认为最需要注意的两个字上来扮演一下,教师范写一遍。(强调坐姿和写前先观察的习惯)

  2.完成《学习指导》中能做的习题。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进一步探讨《学与问》的话题。先来回顾一下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起来读(PPT出示中心论点,略)

  二、品读课文,深入理解“学”与“问”的道理

  (屏幕出示——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这是文章的结尾,谁能把这段话概括得更简洁一些?

  生:学文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大家说他概括得怎么样?很棒。你是怎么想的?

  生:其实结尾就是把观点再总结一遍。

  师:你已经会学习了!你为什么要把比喻句去掉呢?

  生:比喻句就是为了说明勤学好问的好处,还是为了告诉我们要勤学好问这个道理的。

  师:这样的比喻句文章还有一处,也是为了说明勤学好问的好处的,同学们发现了吗?

  生(大多数找到):还有把勤学好问比作金钥匙,铺路石的。

  师:勤学好问还可以比作什么呢?

  [!--]

  (生有困难)

  师(点拨):有时候我们碰到疑惑,就好像晚上走路看不清,我们需要什么来照亮?

  生:手电筒,指路的灯,我们可以把勤学好问比作黑暗当中的指路灯。

  师:再想想,如果你在大海中航行失去了方向,这时你需要什么?

  生:指南针。

  师:那我们可以把勤学好问当解决疑惑的指南针。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勤学好问这么重要了,但是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他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得多。那我们该怎么学会提出问题呢?书中还举了一个谁的例子教我们学会问?

  生:哥白尼。

  师:我们怎么跟哥白尼学?

  生:遇事多问几个问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师:谢谢你。我还想多问几个问题。我发现问题后该向谁问这个问题呢?

  生:不管……,都应该……,拜能者为师。

  师:哦,,我听懂了,就是说我遇到问题要拜能者为师。那什么样的人是“能者”呢?谁来帮帮我?

  (生再说这句话)

  师:谁再来说一遍,把关联词强调一下。

  (生说。)

  师:我终于听懂什么时“能者”了。谢谢你。我想起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以后一定要谦虚一点,多向大家请教。好,现在啊,我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一下在座的小老师们。大家愿不愿意来教教我?

  生:愿意。

  师:我最近不知是天冷还是什么原因,一到晚上小腿的骨头有点疼,但是不知道去找谁问问原因。

  生(抢答):医生。

  师:好,谢谢你,奖励给你书签。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城里的小男孩跟他妈妈来我们郊区玩,他看到地里长的山芋,不知道那是什么庄稼,你说他该问谁呢?

  生(抢答):他应该去问庄上的农民伯伯。

  师:说得对,我也这么想。不过他问我也可以,因为我也是农民出身,种过山芋。

  (生笑。)

  师:抓住机会哦,认真听。小红星期天做作业,遇到一个字不会写,她该请教谁?

  生:字典。

  师:还可以请教谁?

  生:家长,哥哥姐姐,邻居……

  师:如果家里科技条件好一点的话,还可以……

  生:互联网。

  师:说起互联网啊,我看到有的同学玩一些游戏,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想学,我该请教谁呢?

  生:请教……请教这位同学。

  师:说得太好了,谢谢你。

  师:同学们充当老师,帮我解决了很多疑问,那么你生活中有过哪些请教的经历呢?大家说出来交流一下。

  生:我作业不会写请教姐姐。

  生:我作业不会写,请教老师的。

  师:我们说的都是学习方面的,有没有在书本学习之外的生活实践的例子的?

  (生不会回答。)

  师:没有吗?看来我们不能满足于整天读读书本知识,而要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做到学中问,问中学。师:看来我们还需要走出书本,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多多在生活中学习哦。

  师:为在学习过程中,光问还是不够的,文章又用沈括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这个道理用第四小节中的一句话怎么说?

  生: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师:沈括遇到问题怎么做的?

  生:他对大林寺桃花开得迟不理解,去问妈妈?

  师:妈妈的问答她满意了吗?为什么不满意?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生根据书中内容回答,明白不仅要问,更要自己思考探究,略。)

  师:事实上沈括观察思考后又找来白居易诗的序言看,终于验证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序言)

  师:所以,要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要怎么做?

  生(齐读中心论点和板书内容):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

  (板书: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做学习的主人)

  师:好,最后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最后一小节的话。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注意文章最后的人称“我们”“你”分别指谁,这样说有什么作用呢。

  生:“我们”指包括作者的所有人,“你”是作者专门对我们读者来说的。

  生:说“我们”就亲切,用“你”是为了引起我们注意,让我们听他讲道理。

  师:不错,这是说理文常用的人称习惯,“我们”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你”带有强烈的号召性和鼓动性。我们在讲道理的时候要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把课后练习2的句子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做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学问学问——”

  生(齐读):略。

  三、举一反三,交流搜集到的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

  师(过渡):哥白尼和沈括这两个事例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勤学好问的重要性以及要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的道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勤学好问,现在我们就举一反三,交流一下搜集到的其他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诗句。

  (奖励的书签背面有教师提供的资料,教师为没有准备好的同学分发资料支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手中的小故事或名言诗句。

  (生读,5-6人,略)

  师(总结):……不仅明白道理,更要落实在平时的行动中,做学习的主人。

  四、拓展延伸,辨析,检查是否理解“学”与“问”的关系

  师:同学们,老师备课时看到某语文论坛上一位老师建议《学与问》的课题改为《问的重要性》,说说你的看法,用文章的观点说说学与问的关系。

  (生围绕着学与问的道理说,起到巩固迁移的锻炼,回答略。)

  五、布置作业

  1.利用网上买来的本课“道具”——奖品书签产生的卖家失误——二十四节气有一张重复,意味着漏掉了一个节气,全班合作,拜能者为师,找出被漏掉的是什么节气。

  2.练习写说理文的读后感,练习概括能力,促进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说理文结构的了解,也照应了习作7要求写读后感的习作要求。(出示PPT,提示最基本的习作提纲,给写有困难的同学帮助)

  《学与问》读后感提纲: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写学与问的道理)

  哥白尼的故事让我知道了……沈括的故事告诉我……

  我还知道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和名言警句有……

  我自己在勤学好问方面……我今后会……

  附板书设计:

  学与问

  讲道理

  勤学好问+观察思考=真知

  摆事实

  做学习的主人

  打造生态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与问》教学反思

  《学与问》与学生学过的《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在文体和结构方面非常相似,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应该说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因此本课教学对于内容的理解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我觉得语文教学的两大要点“学习文章写了什么”和“明白文章怎样写的”,本文可以着重从第二个方面入手,就是围绕“文章讲了什么观点,举例什么道理,学与问两者有什么关系”等为明线,通过学生自学,师生对话,来渗透“如何写”说理文的学习,亦即弄清说理文的结构。纵观本文教学过程,在注重言语实践训练方面,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交流:

  一、鼓励学生将文本学习和实践经验相联系。

  比如在举例说说自己“问”的经验,开始学生出现卡壳现象,后来通过点拨,引导,将学生逐渐带到生活实践中,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表达有“米”可“炊”。在如何学会提问的环节,我和学生置换了角色,精心创设各种情境,提出在什么情境下该去问谁,也就是深入理解“拜能者为师”的道理,调动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再以运用的方式予以表达出来,使文本的学习落实到语言实践中来。在后来的拓展环节,更是用比较难的开放式辨析题“谈谈对有人说课题应该改为《问的重要性》的看法”来考大家,使学生将学习到的文本材料经过逻辑性很强的组织加工。总之,本文的教学时时刻刻都围绕着言语实践进行,没有满足于单纯读读文字材料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并且时刻保持师生的平等对话氛围。

  二、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重视写的训练。

  本文学习我随时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能力进行调整教学,所以没有过多的程式化步骤,仅仅备课时根据教学重难点预设了必须实现的目标,过程则通过师生对话向前推进,所以师生的“听”很重要。王尚文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就非常重视“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认真听,才有可能使以下的“说”“读”“写”顺利进行下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开头和课中用书签作为奖品,一方面鼓励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渗透了相关资料在书签上,比如书签上写着或贴着学与问的观点、学与问的有关名言、小故事等,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在学习完文本之后,我在作业环节安排了“写读后感”这个小练习,练习的小提纲既是对文本的内容概括,也是对结构的梳理,同时也为读后感的内容起到了概括作用,一举三得,降低了写作难度,使写作成了不再头疼甚至是一件快乐有成就感的事。

  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情境下,说理文会有各种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本次教学权当一次积极的探索。

【《学与问》公开课教学实录及反思】相关文章:

《学与问》教学反思04-21

学与问教学反思02-04

《学弈》教学实录04-09

学与问教学教案08-25

六年级上册《学与问》教学反思2篇12-16

问银河儿童诗教学反思11-09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木匠学本领》09-22

公开课教学反思05-11

《学棋》教学反思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