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6 10:47:2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运算》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算》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运算》教学反思

《运算》教学反思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已经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上的,为后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我设计了一些预习内容:

  (1)回顾以前学习关于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

  (2)整数、小数的各种运算定律,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3)计算:3.2×99+3.2120÷0.25÷40

  (4)预习书上第80页的例题,思考: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适用吗?

  (5)试做练一练。从预习作业情况来看,个别学生书写习惯不好,把数字抄错;把自己书写的.数字看错;观察力不强,看不出其中的错误等等。少部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相当低,对稍复杂的计算在处理时往往有点乱,不知所措,尤其是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符号三个以上的,错误率相当高,但大部分学生的预习作业做得相当棒。

  改进之处:在出现不同方法的情况下并没有让学生有个观察比较的过程,而是我在很生硬地让学生接受那种简便的方法,结果并没有收到很好效果。

《运算》教学反思2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习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习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习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习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习,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近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

《运算》教学反思3

  作为老师四则运算教学反思,什么样的学生都会遇到,你的问题是“怎么教都教不会”,这里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了。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作为老师,遇到怎么教也教不会的学生,该怎么办? 小数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年级

  一、怎么教都教不会四则运算教学反思,是不是这个学生天生的智商有问题。如果是智商问题,那就不能急于求成了。那就应该跟家长沟通好,找专业机构对这个学生的智商进行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找专业机构对学生进行提高智商训练。

  一般来说四则运算教学反思,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寻找这个学生的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

  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怎么教都教不会,是不是方法问题,有没有根据这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点学生天生理解能力强,有的天生记忆力好,有的天生具有某种艺术天份。那么作为老师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如果智商没有问题,那么就是方法问题了,要多跟这个学生沟通交流,彻底了解学生的特点总会有办法的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三、怎么教都教不会,是不是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主观上就是不愿意学习,或者是处于青春期阶段,有叛逆心理。如果是学习态度问题,那就应该施以耐心,除了正面教育外,还要利用各种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再就是与家长沟通,学校老师和家长联手共同努力解决好厌学问题。

  如果是青春期逆反,也是一样,老师和家长更应该多理解,多鼓励,多陪伴,不要给这样的学生更多的压力,帮助他(她)们顺利度过这个难熬的时光。

  总之,老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运算》教学反思4

  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材创设了热闹的“冰天雪地”活动情境,由此引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本单元的4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不过关,主要体现在:

  ①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如24-8×2=16×2=32。

  ②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如小红身高124厘米,是小华身高的2倍,舅舅的身高是小华的3倍舅舅的身高是多少?有一部分同学理解就出现了困难。

  ③有些学生对括号的作用理解不够,在计算完括号里的第一步就把括号丢了,如486-(107+54×3)=486-107+162

  ④少部分同学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如39+11=40。

  ⑤抄题时抄错数据的。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要从以下几点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

  一、先估算。

  二、做作业时认真看题:抄写在作业本上的数字、符号是否与课本上的一致,计算过程中数字、符号是否与上式一致。

  三、检查运算顺序有无错误。

  四、根据估算的结果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运算》教学反思5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

  1、使学生掌握内含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就应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以前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忙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此刻学生解决问题潜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潜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

  学生错误:

  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

  差生理解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空间:

  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理解。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多巩固练习,熟能生巧。

  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其资料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潜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材创设了热闹的“冰天雪地”活动情境,由此引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本单元的4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不一样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用心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带给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从学生的作业状况来看,还是有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但是关,主要体此刻:

  ①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如24-8×2=16×2=32。

  ②理解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如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学生都明白是用42÷2来算鸡的只数,课堂中我将这个题的条件改成“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鸡的只数是鸭的一半”,有一部分同学理解就出现了困难。

  ③少部分同学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如39+11=40。

  ④抄题时抄错数据的。

  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做到三点来帮忙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

  一、做作业时认真看题:抄写在作业本上的数字、符号是否与课本上的一致,计算过程中数字、符号是否与上式一致。

  二、检查运算顺序有无错误。

  三、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事实证明这样能有效的减少学生计算错误,优化解题过程。

《运算》教学反思6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混合运算,一是进一步学习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二是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正确主要根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本单元要学习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前面学习的同级两部运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因此首先要注意之前所学的只是对本单元知识理解的负迁移效应。

  在课堂练习中会发现,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将同级的两部运算顺序与不同级的运算顺序想混淆,同级的两部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那么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一点,认为也是从左往右进行运算。所以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定的情景,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到运算顺序并不是都是从左往右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从而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四则运算。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学生在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首先教会学生都会题意,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可以通过简单画图等方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分步算式在列出综合算式,目的是进一步巩固两部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我更觉得要根据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存在,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因此,本单元的第一部分混合运算的学习也要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来,第二部分的解决问题主要是对混合运算知识的巩固与提升,特别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策略的选择尤其重要。

《运算》教学反思7

  《同级运算》是在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且在已经的知识基础上和积累了一定的运算经验的基础的学情背景下进行学习的。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课堂上我利用播放微课铺助的教学手段,结合微课在进行重点讲解,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使学生体会同级运算的意义,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习《同级运算》一课是学生在已经的知识基础上和积累了一定的运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既注重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计算方法,讲解时我着重讲解脱式计算的格式对学生们形成规范。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有这样的'运算顺序,但是仅仅停留在口算顺序上,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但也有个学生不是非常清楚。

  课堂中岀现的问题如下:

  1. 脱式计算的格式错误。

  2. 个别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 个别学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需要注意的几点:

  1. 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

  2. 教师讲解示范脱式计算的样式,先算的算出结果写下来,不先算的直接照抄下来,然后依次计算。

  3.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顾及到潜能生,重点讲解的时候视频可以暂停,再次进行重复讲解,让学生有时间去消化。

《运算》教学反思8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的一部“重头戏”。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简便计算的起点,其中被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的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更是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简便计算”的基础。

  最近在“简便运算”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学习与练习,存在着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学生在计算时常出现“低级”错误,计算的正确率低。难道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我想但凡教过四年级简便计算的老师,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很好地进行计算,表面看上去好像融会贯通了简便计算的“精髓。可为什么课后在作业中却出现那么多“五花八门”、运算定律“张冠李戴”的错误呢?

  通过透视学生的作业,我按学生计算能力或题目本身的难易把错误现象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在作业里经常会出现下面的错误现象:75+125×25-25=200×0=0或321-126+74=321-200=121又或者800÷25×4=800÷100=8……仔细研究作业本后发现,出现这种错误现象的大多数是计算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缺乏观察性容易受到来自习题本身的数字或运算方法等知识本身造成的干扰,明明是不适合简便计算的内容,他们却不懂装懂“滥竽充数”。

  (2)顾此失彼的情况也是十分严重,745-(145+325)总是忘了脱去括号便符号,学生每次讲解时思路也十分清晰,就是一做题就顾不上了。计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也经常出现这种错误。当然,除了习题本身比较难以外还与学生出现感知不准确、算理不清晰、应用不灵活等判断性错误有关;计算思维混乱以致计算时“顾此失彼”出现运算定律“张冠李戴”的错误现象。(三)结果分析在对回收学生问卷的统计中,得出以下几个现象:分析:1、2号题主要是调查学生的学习素质。

  (3)做题时,学生容易受内、外环境干扰,没有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养成做完题后自觉检查的习惯。因为不专心,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不检查,会使本来会做的题出现错误;久而久之养成了“粗心”的坏习惯。

《运算》教学反思9

  本节课刚开始时,我先领着学生复习了有关0的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并一起总结复习了规律。然后又让学生举例有关0的运算的除法的运算。刚开始时,学生举的算式是0÷5、0÷6等等,通过分析意义和“由乘法想除法”学生明白了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本节课重点解决“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使教学突破这个难点,我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5÷0=□,0÷0=□两个算式,让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观点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除法的意义”和“由乘法想除法”。如:0÷0=?,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的积都等于0,所以0÷0的结果有无数个。学生能自己从验证过程中得出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

  对于"0不能做除数"直接告诉学生,学生记住也行,但那样不利于学生理解,通过举例之后,学生对于“0不能做除数”就理解的很好!

《运算》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角的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依照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从提高学生数学兴趣入手,让学生经历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验,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体验类比和转化的思想。

  一、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我在上课时认真把握了以下几点:

  1.首先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导入问题的设置,达到对旧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的同时引入角的比较,引人与新知识的讲解融会贯通,一气呵成利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迁移的能力,用类比的思想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较。

  2.在角的形象比较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灵活地学习知识。

  3.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有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随着问题的步步深人,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突出了本课时的重点,也分散了难点,最后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4.作图的折纸操作应作为一个补充知识,不必强求知识的记忆。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活动,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在画时,画相等的角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究,如何画应是老师必须给予提示与讲解的,特别是如何放角的顶点与边。

  6.角平分线的知识是一个几何中的重要知识点,虽然在此不是重点,但在教学中,老师不能放松,而是要加强讲解。

  上课时采用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创设情景以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公园导游路线图引入角的大小比较。

  (2)利用课件,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展示叠合法的操作。

  (3)回忆用度量法,使学生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较的一般方法。

  (4)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和与差的运算。

  (5)问题引申,引导学生发现角平分线,并归纳角平分线定义

  (6)典型例题,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本课,自始至终渗透着实验、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新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思考,善交流的良好学习惯。

《运算》教学反思11

  “混合运算”一课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且学习了用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的内容。。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到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习混合运算一课是学生在已经的知识基础上和积累了一定的运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所以,这一次混合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

  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提到过这样的运算顺序,但是不是非常透彻,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但也有个学生不是非常清楚。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1、脱式计算的格式错误。

  2、差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需要注意的几点:

  1、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

  2、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3、教师讲解示范脱式计算的样式,不先算的直接落下来,先算的算出结果落下来,然后依次计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顾及到差生,讲解的时候稍微语速放慢一点,让学生有时间去消化。

《运算》教学反思12

  本节课设计是个突出的亮点,由四道同级运算的旧知识迁移到同级脱式运算的新知识,不仅能够巩固孩子们的旧知识,而且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对新知识产生一种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注意在同级运算中,计算过程中应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这个时候,我没有按照以前的方式把等号写在等式的右边,而是写在等式的左下方。看到我这样书写,有学生按捺不住了,举手示意,问老师是不是写错了。正是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我顺势跟学生们讲解了今天重点的内容——脱式计算。

  我在教学中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强调在脱式运算中,等号要写在等式的左下方,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规范孩子的书写,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让学生独立用脱式计算时,让孩子经历“先观察算式——再确定运算顺序——最后有序计算”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对于乘除混合运算教材直接呈现,所以我让孩子利用知识迁移自主试算。在试算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对于习题的.处理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加设一个小医生改错,巩固孩子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最后加设一个找朋友环节提高孩子的计算兴趣,同时培养孩子检验习惯,在课下找朋友是还可以和我们学习的统计知识联系起来。用什么样的方式统计出好朋友的数目,培养合作意识。一个一个问肯定不行,我认为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处理过急,在讲解脱式运算时结合情境效果应更好。

《运算》教学反思13

  本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避免计算与实际引用的割裂,我将运算顺序与具体场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思考先算什么,然后列出综合算式,并总结出运算顺序,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出现运算错误的情况,但是计算错误比较多,看来对于计算能力的训练还需进一步加强。还有,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想想做做”的第4题,很多同学不理解“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因此都用乘法来求,其实我应该在学生解题之前就应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今天教学了不含括号三步混合运算,重点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例题出示后,学生都能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如何计算?学生中出现了两种计算,虽然都正确。但引导学生先同时算出两个积,既先算出象棋和围棋的钱,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当时,我让学生先算的部分划出来,这样下面就出现了150+120÷6×5把后面的除法和乘法都一起画,一起算,没有过程的。我发现后及时指出:在计算时,要把没有参与计算的部分照写下来,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要写出来。又让学生练习了45—20×3÷4,学生把过程写得很清楚了。最后,大部分学生能归纳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后面教学中,我补充了2组把3道一步计算的题目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有点难度,错的也比较多。书上的几道解决实际的问题没来得及讲评完。我想,运算顺序没问题了,本节课目标基本上已达成了。

《运算》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理解正指数幂的运算公式扩充到负指数的依据,以及含有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本节课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1.备课不充分,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准确:先让孩子们阅读负指数幂和相应正指数幂的关系,然后让孩子们提出自己的问题,一方面很多孩子阅读能力不够,所以这几分钟可能没有任何作用,另一方面贝贝提出一个关于为何规定负指数幂等于正指数幂的倒数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这节课的基础的核心的问题,可见贝贝真的很用心很聪明。但我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疏通中间的逻辑关系,我对自己的讲解不太满意。其实,这个规定是一个桥梁作用,它可以把正指数幂过渡到负指数幂。应当分别写出指数幂的除法运算分别按照分式除法和同底数幂的除法计算的结果,解释这个规定的合理性。这个环节最好老师直接来讲解。

  2.本节课重点把握不够:重点应当在公式的应用,让孩子们很快接受负指数幂也按照公式来计算。而我让孩子们在规定的基础上去逐一举例去验证每一个公式,有部分孩子没有听懂要求,答非所问。这里我觉得我应当举一个例子作为示范,然后让孩子们选择一个公式来验证就足够了。在例题教学中,我能直接让孩子上台讲解,倒是应当让孩子们用文字语言来叙述,先相互复述交流,然后让四个孩子上台来讲评,最后老师进行点评。

  3.课堂效果反馈:从最后的练习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虽然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但可以看到学习效果不错,相反八班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当堂检测的效果却不如七班,这也就是求知欲和表现欲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有时候,课堂的效果未必要从活跃程度这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衡量,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对一节课重点的理解程度是主要目的,在有了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来回答问题才能构成真正的实质性的交流。

《运算》教学反思15

  在备好这一节课的时候进行过教研组内磨课后,心里有有些担忧课堂的时间不好把握,一方面由于这节课不仅仅是一个新单元的开始,更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来计算综合算式,学生的书写格式肯定会有些问题让老师课堂上去订正。另一方面是钉钉直播课堂的局限性,生动的课堂是需要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参与的。以往的互动我们师生是坐在教师里面对面的参与的,我们现在面临的互动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互动会有滞后性以及延后性,同样的互动问题,现在所用的时间大大的超过了我们以往互动时间,虽然我们不采用连麦这种比较费时的互动方式,但是其他互动的时间也是不好把握的。

  这节课之前也是一直忧心的量大方面,虽然我的课堂形式改了又改,一些能省时的地方也是一再删减,课堂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最后的'联系时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练习,这是我比较遗憾的一点。还有一点做的不足,虽然课前知道书写格式这是一大南难点,我安排课自己详细讲解,没有学生时间让他们去认真观察脱式计算的形式,由我来讲解脱式计算书写的格式,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去发现的认知规律,导致了在书写的时候格式出错比较多,虽然我纠正了学生的书写格式,孩子们也学会了,但是总觉得没有达到让孩子主动去学习,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不太合理的安排,也造成了课堂时间紧张。

  这节课总的来说学习目标达成的还可以,学生们都很好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虽然钉钉课堂的局限性,但是我还是采取了以语音、图片等形式让我们的课堂有互动,有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

  通过这节课也让我学习到了只有时时刻刻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备每一个环节,课堂才会在活跃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也是今后我的教学所努力的一个方向。

【《运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04-06

混和运算的教学反思11-05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1-27

简便运算的教学反思01-29

运算律教学反思12-02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2-12

《简便运算》教学反思11-17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09-17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反思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