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1-12-14 11:26:17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教学计划模板锦集十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教学计划模板锦集十篇

教学计划 篇1

  一、 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形成学习对话的良好氛围。

  通过复习与新授对话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对话,为新对话教学作好辅垫,并可以以此导入新对话教学。从而达到以旧引新,更好地为新授打好基础。对话的方式可以有:教师与全班对话(个别学生也可),或是让学生问候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二、 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场景,表演对话。

  在教学对话前为学生设计场景,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语言动机。让学生发言,教师稍稍加以引导,将他们的句子串联成对话。请学生跟读。然后操练几遍,便可让学生在设置的场景里进行表演,充分利用道具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而下面的学生当“观众”并打分,并请打分的同学说说为什么打这个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更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怎么说?对不对?应带怎样的表情?怎样演会更好?学生无论是表演的还是看表演的,都会在打分时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

  三、 通过娱乐、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小学生中,就是再高年级的学生还是非常爱玩。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对话教学中,设计各类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比中学,猜中学,玩中学,唱、跳中学。如:藏卡片、快看快说、快听快指等。印象会特别深。

  四、注重在教学中,运用手势。

  把一些单词、短语、甚至是句子与手势或是肢体语言相结合,让学生全身活动,手脑并用,即加深了记忆,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计划 篇2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20xx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已经整理如下,快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加强对知识的整理和概括,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本套实验教材在本册安排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两个单元,但是“四则运算”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而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则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同整数知识一样,小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学习一些空间与图形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知识、形成空间想像力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4.加强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得到提升。

  5、继续处理好“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6、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

  7、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课时安排

  一、 四则运算(6课时)

  二、观察物体(2课时

  三、运算定律(7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课时

  4、小数与单位换算......2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图形的运动 (二) ......4课时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

  1.平均数......2课时

  2.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

  营养午餐......1课时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教学计划 篇3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六个,其中,分组实验有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第10课《距离和时间》,第20课《蚯蚓找家》,演示实验,分别是:第7课《铁生锈》。第8课《牛奶的变化》中。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150人。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习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 实验目的

  1、 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 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五、实验安排

  周次

  时间

  实演内容

  备注

  第5课《蜡烛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

  分组

  第7课《铁生锈》

  第8课《牛奶的变化》

  演示

  9.29—— 10.5

  第10课《距离和时间》

  分组

  10.6——10.12

  第20课《蚯蚓找家》

  分组

教学计划 篇4

  一、班级情况

  本学期,本班学生15人,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经常忘写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等。尤其是班级里的几个特殊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存在不足导致学习和习惯培养上的障碍。这部分学生仍需要不断地加强习惯教育和智力启蒙,尽可能地在学习上达到合格要求。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0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四、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紧紧围绕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要求,深化实施各专业“2.5+0.5”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完善教师教师考核体系,贯彻落实赣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标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教师工作素质。

  二、主要工作

  1.对各教学部“2.5+0.5”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督导检查。

  2.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考核体系。

  4.督促与指导省技能大赛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训练质量,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5.文化课“两课”评比组织与报名。

  6.组织开展校春季运动会工作。

  7.迎评创建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教学管理工作

  1.教务处加强督导力度,对各教学部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2.5+0.5”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严格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报批、执行和滚动修改制度,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按规定科学合理选用教材。推进教学评价考核改革,制定我校学生学业评价考核方案,规范考核管理,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考核形式的多样化。

  2.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加大对教学责任事故的.处罚力度。教务处将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教师日常教学质量及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树立教师课堂教学的中心意识,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严肃性。教务处将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各部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学生作业、实验实习报告等进行检查,并在学校网站上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各教学部至少每两周要对本部教师教学情况检查一次,为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提供依据。

  3.组织开展文化课“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对参赛教师加强督促和指导,让教师掌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内涵实质和参赛程序。组织历年我校参加两课评比的教师对参赛选手在备课、说课、上课等各环节进行多轮打磨,争取在今年市“两课”评比中取得较好成绩。

  4.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探索实践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加强对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指导与考核,引导专业教师主动走进实验实训室,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实训条件,上足上好实验实训课。要求专业教师在期初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教务处及各教学部将对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要求有条件的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课占总课时达60%以上,并将此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5.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功能。引导教研组加强教法和学法的研究,要求每个教研组每2周至少进行1次集中教研活动,加强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教研组要根据我校实际,结合本专业(学科)特点,认真研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完善。学期结束,教务处将根据各教研组开展工作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

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将完成数学必修1和数学必修4 (人教A版)两本教材的的学习,教学辅助材料有《同步金太阳导学》。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认真深入地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目标,把准教学标高。注意到新教材的特点亲和力问题性思想性联系性,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掌握、基本方法的应用上多下功夫,转变教学观念,螺旋上升地安排核心数学概念和重要数学思想,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概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师生互动,对基本的知识点要落实到位,新教材对教学中有疑问的地方要在备课组中多加讨论和研究,特别是有关概念课的教学,一定要讲清概念的发生、发展、内涵、外延,不要模棱两可。

  1. 处理好初高中衔接问题。初中内容的不适当删减、降低要求,导致学生双基无法达到高中教学要求;高中不顾学生的基础,任意拔高教学要求,繁琐的、高难度的运算充斥课堂。对初中没学而高中又要求掌握的内容(具体内容见附录)。

  2. 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教学。不搞一步到位删减的内容不要随意补充;不要擅自调整内容顺序;教辅材料不能作为教学的依据;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核心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上;追求通性通法,不追求特技。

  3. 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新课程主张多媒体教学。在教材中很容易发现新课改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上的应用,并在配备的光盘中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课件,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吸收知识,提高课堂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但我还是认为,多媒体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选不选用多媒体要看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有些直观的`内容用多媒体还是不错的,但有的内容诸如让学生思考体会的问题不是很适合多媒体教学的。根据学习内容需要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使用科学型计算器;提倡适当使用各种数学软件。

  4. 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认真讨论本周的教学得失,研究下周所教内容的重难点,安排周练的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编训练题,做到每周一次综合训练(同步或滚雪球式的保温训练),一次微型补差训练,要搞好单元过关训练。选题要注意基础,强化通法,针对性强,避免对资料上的训练题全套照搬使用。要重视对数学尖子生的培养,力争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5. 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必须关注非智力因素。应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全面发展和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切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计划 篇7

  一、本班学情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平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个别孩子课堂上随意下位的情况严重。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体系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9个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

  2、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5、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6、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7、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8、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1、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

  2、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3、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体验分类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5、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6、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

  7、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三、本期教学目标:(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应培养的能力。)

  1、认识0~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5、能说出个位和十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6、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7、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8、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9、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本期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比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能够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话说完整;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上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教学计划 篇8

  一、学情分析:

  女红组共有学生16人,他们天生活泼好奇,课堂上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对于不明白的事情总有一种好奇心,总喜欢刨根问底。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能提升人文思想意识,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意识,具有全面发展的知识技能的.学生。

  二、活动宗旨:

  “普及·优化”。全面普及中实现优秀人才的挖掘。

  三、活动目标:

  1.通过经常动手引发学生动脑的习惯,促进孩子手部骨骼发育和精细动作的协调,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2.借学生对手工制作浓厚的兴趣和成就,引发学生自信,激发学习主动性,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3.让孩子掌握手工制作的技巧,会缝几件手工作品。

  四、活动准备

  自备针、线、布、剪刀等。

  五、活动安排

  1.范围:五六年级女红组成员。

  2.内容:掌握手工制作的技巧,学习缝手工作品。

  (1)手工缝纫基本针法——三角针

  (2)制作手套

  (3)手工制作 《小鞋匠》

  (4)手工制作:粘贴鲜花

  (5)线贴画

  (7)布粘贴画

  (8)做棉絮画

  (9) 缝沙包

  (10) 剪缝小鸡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多媒体等,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2.精心指导学生。

  3.要求学生边看边做。

  4.每学期要举办作品展览,在过程教育中要注意搜集留存作品。

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海口市《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海口市龙华区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切实提高我校教学教研和师训工作的实效性,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素质的稳步提升,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发展。

  二、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教学教研工作

  1.工作思路

  以“抓规范,突重点,重实效,促内涵,提质量”为工作思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结合“学案导学模式与学法教学案例研究”课题深入推进“四环节”课堂教学工作,加强中考备考工作,加强常规教研,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2.具体措施

  (1)加强规范管理工作

  ①规范课程设置与实施,按照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加强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②加强教研精细化管理,立足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各学科要积极思考,开展丰富的教学研究活动,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③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与检查力度,使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④发挥期中期末考试对教学的导向、评价和指导功能,继续每年级都使用AB卷,体现评价的层次性、激励性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做好试卷分析、考试情况分析工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与管理措施,

  ⑤加强听课指导,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及科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不少于15节。听课记录要有旁批,并要参与评课,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2)加强课题研究,深入推进“四环节”课堂教学工作。

  ①结合“学案导学模式与学法教学案例研究”课题深入推进“四环节”课堂教学工作。以学科教研为主线,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加强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优化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效果的体现、教学措施的改进以及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搭建交流平台,召开“四环节”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以呈现各学科教学理念。

  ③注意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好做法,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打造精品,推广成果,不断深化“四环节”课堂教学工作。

  (3)加强毕业班工作

  召开两次毕业班工作研讨会,明确20xx年的目标与方向,从备考方向、备考定位、复习内容、备考方法、资料选择、计划安排、培优补差的措施、答题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召开模拟考试成绩分析会,研究复习成效,确保20xx年我校中考成绩稳步提高。

  (4)加强网络教研工作

  实现网络教研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使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有机结合,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①各学科要以学校教研博客为交流平台,及时上传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论文、试题、教学反思、教学实录等,供老师们交流使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②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口,选择适合的网络教研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研活动,提高网络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③教师的个人成长记录要通过网络的方式呈现出来(具体要求另发)

  (5)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工作

  ①组织开展赴外地先进地区的教育考察活动。

  ②与兄弟学校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交流活动。

  ③语文学科的协同研修工作要与日常教研工作相结合。

  (6)加强体育和艺术学科教学工作

  ①加强音乐、美术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竞赛、才艺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艺术表演的舞台。

  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落实好“三操两课”和“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德育相结合,通过各级培训,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的理念与技术,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二)师资培训工作

  1.基本思路

  按要求参加上级研训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组织校本培训,注重培训项目的组织与策划,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

  2.主要任务

  (1)继续进行全员培训

  按上级研训部门的要求,继续组织全员培训。

  (2)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上级研训部门的'规定,督促骨干教师按时参加各级培训,并按要求上传相关资料。在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研成果等方面要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各级研训部门下达的示范课、讲座、教辅书编写、修订、各种试题的命题等任务,促使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3)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工作

  派出相关老师参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培训班。及时了解关于学分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把握学分管理操作程序。督促教师按时参加校本培训,及时上传校本培训的相关资料。

  (4)校本培训工作

  本学期的校本培训主要围绕“师德师风”、“ 学案导学模式与学法教学案例研究”、“四环节教学”进行。

  (5)参加 “菜单”培训

  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向市研训院提出具体培训专题,请市培训部的专家帮助实现专业发展目标。

  海口市第十一中学

  20xx年2月12日

  附件1

  海口市第十一中学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周次工 作 内 容
11、教导处做好开学相关的准备工作
2、各备课组将教学案电子稿交到教研室
3、制定学校、部门工作计划
4、各教师将教学设计、教学论文 (反思……)、读书笔记各一篇发送到学校教研博客相应栏目处
21、各科组长参加市教研活动,制定科组工作计划;教师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并发送到学校博客。
2、课题工作解读及要求(周四下午第三、四节,五楼电教室)(校本培训一)
4、录入及核查学分
31、各学科组织校内教研活动
(1)(主题:传达市会议精神、学科计划解读,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交流,科组课题计划探讨及制定)
2、毕业班工作会议;科组长工作会议(周四下午第三、四节,五楼电教室)
3、报送学分
41、相关学科参加市教研活动
2、制定个人五年成长规划(20xx-2018)
51、各学科校内活动(2)
2、相关学科参加市教研活动
61、各学科参加中考备考研讨会
2、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71、教学开放周暨课题研讨会(校本培训二)
81、月考分析会
91、期中考试复习
101、期中考试
2、教学常规检查(一)
111、考试情况分析会、教学常规检查(一)反馈会(周四下午第三、四节,五楼电教室)
2、家长会
121、市九年级模拟考、八年级生地模拟考
131、学科校内教研活动(3)
2、菜单培训(或校本培训三)
151、学科校内教研活动(4)
2、省中考调研题模拟考
171、学科校内教研活动(5)
191、九年级中考
2、七、八年级期末复习
201、各学科教学总结(市)
2、各科组、各老师将教学总结发往学校博客
3、期末考试及评卷
4、教学常规检查(二)
备注1、双周为市教研活动时间,单周为校内教研活动时间,校内教研活动每学期集体备课不少于5次。
2、有新通知则以周安排为准。

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二班共有学生42人,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他们掌握环保的有关知识,通过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做环保的.小主人。

  二、教学总目标

  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五、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大班上学期教学计划03-09

教学计划模板11-27

数学教学计划11-29

班务教学计划11-04

写字教学计划11-05

关于教学计划11-05

关于教学计划11-07

足球教学计划11-08

大班教学计划11-17

初中教学计划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