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3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利用图象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结合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活动探究。
2、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教学难点】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估
【教学器材】
每组配:额定电压为1.5V的干电池3节、导线若干、开关(1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阻3个(5Ω、10Ω、20Ω)
【课前准备】
1、观察一些电器上的铬牌。
2、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进一步熟悉它们的定义、单位和测量工具。
3、上网查找有关欧姆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
活动一 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给你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3.8V),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干电池3节,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怎样让小灯泡发出不同亮度的光来。
发现并提出问题: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改变?(留言版)
分组汇报:你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改变了灯泡的亮度?(留言版)
注意:学生可以在网页的求助站中寻找帮助
学生回答:更换电池或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问:这说明了什么?(留言版)
分析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知道改变电池的电压。
和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发现问题
让学生成为发现者而不是观察者
电路设计
完成活动“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1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留言版)
【实验设计】
怎样来研究电压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应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变量?(留言版)
(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不变)
(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压不变)
(活动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设计电路1:
设计电路2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热烈,想出了两种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
学生在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意识,
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完成实验“电流与电阻的变化”
【操作与记录】
1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请学生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 最大 处。
(3)注意认清和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正负 接线柱和量程,用试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4)闭合开关前检查电路,确认电路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
2.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
实验次数 R=10Ω
U/V I/A
1
2
3
3.评估及讨论:
根据实验的结论讨论评价方案的优劣。(留言版)
〖思考〗在电路2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大小及保护电路)
学生点击网页上的动画,在留言板上概括结论。
4.实验结论: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活动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设计电路1
学生回答并思考
学生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并举例说明。
可通过串联电路中的分压原理来解释。
有的学生会设计图1,但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电路来完成实验,这时电池的内阻分压可以不讲。在这里我们仅从华东变阻器保护电路这一作用来评价 方案的优劣 教师先不评价哪一种方案更好,而是放手让学生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知道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要求学生从实践中培养分析、探索和判断能力,深刻领会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严密性。
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学习用图像处理数据
介绍欧姆 设计电路2
[讨论] 选折一个较好的方案来做实验。
〖思考〗在电路2中滑动变阻的作用是什么?(控制在不同的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1设计实验表格
2,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2
实验次数 U=2V
R/Ω I/A
结论: 。
【分析与论证】
〖思考〗1在实验中,电流与电压并不严格成正比,电流与电阻并不严格成反比,为什么?
(因为实验中有误差)
2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电阻发热、测量次数少、电表读数、电流表外接等)
[学科整合]物理中的物理
在如下坐标中将表1中数据表达出来
同学们!能将上述两个结论结合起来,就得到欧姆定律
介绍欧姆生平
二、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I=U/R
U: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V,R:导体的电阻,单位:Ω,I:导体中的电流,单位:A
要求学生从实验中找出造成误差的原因,并说出怎样来减小误差。
可将书上的图像要学生描好后用实物投影仪。可多查阅几个学生。
学生解答
用图像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去发现图像中的信息,培养学生用图像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欧姆的故事,增强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学习热情。
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反馈练习
小结布置作业
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1同时性:导体的电压和电流是同一时刻的。
2同体性:电压和电流是同一段导体的电压和电流
例:根据欧姆定律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一定小
B 电压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一定大
C 当电压一定时,电阻大的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一定小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小结】怎样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怎样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留言版)
【作业】资源与评价 强调在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一定要写单位,不能物理化.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欧姆定律
一、 活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3设计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控制电压不变。
4进行实验
5得出结论;
二、 欧姆定律
三、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希望上文提供的人教版高二物理欧姆定律教学计划相关内容能够对大家有帮助,感谢大家的阅读。
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 静电场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本学期高二物理的主要任务是:围绕高二物理海珠区统考、水平测试工作,既完成教书任务,更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为了配合学校本学期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的要求,完成本学期整体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使高二的物理在海珠区统考、水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特作出如下工作计划。
1、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工作。认真学习领会教学大纲,研究高考考纲和水平测试考纲,明确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重点突出地完成本学期工作任务。认真组织好备课,注意做到每节课针对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侧重点,注意做好每节课的课后反思。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学术研究的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控制好教学进度。更好地注意教学难度的循序渐进,知识逐步扩展加深,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3、进一步做好分层次教学工作。首先继续做好竞赛的辅导工作,组织一些有潜力的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高一定程度的教学难度及深度,为以后参加学科竞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原则上竞赛的辅导工作每周确定在两课时。同时也做好辅差工作,平行班的教学应控制好教学难度,争取尽可能地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及信心。
4、控制好各班的作业布置的情况。但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所布置的作业侧重点不同。重点班的学生本学期将以课课练为主,配以志鸿优化设计、课后练习及一些试卷。并计划在每周都安排一个课时进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有效性。而平行班的`学生则以课后练习为主,配课优化设计。对所有学生的作业,尽量做到全批全改,以便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文科班学生则以水平测试考纲为主,配以一些练习卷,计划每周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随堂练习,以便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周知识的情况,并在该周内对一些落后了的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利用自习课等时间段,加强对重点学生辅导力度,既要优秀率,更要及格率和平均分。
5、加强课堂的管理,每节课都能顾及听课的所有学生,耐心细致,充分展现物理学的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
【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精选)高二物理教学反思07-07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08-31
高二物理的教学反思06-06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01-16
高二物理教学总结04-29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精选】05-23
高二物理教学总结10-21
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09-29
高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08-19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