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2-07-02 13:02:5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本册教材总体要求

  1. 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会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升和毫升,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初步了解搜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看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会解答稍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

  3. 知道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一般不超过两位数)。知道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求最大公约数(限两个数的)和最小公倍数。

  4.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5.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正确地进行分数加碱混合运算。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6. 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7.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单元教材分析及进度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1. 认识长、正方体,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 知道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求它们表面积的方法。

  3. 知道体积的意义。理解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4.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对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形状、大小有较明确的观念。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

  5. 知道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6. 通过对长、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使他们能运用已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 结合长、正方体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实践第一”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验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8.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度: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5

  4 复习 3

  机动 2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1. 使学生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 使学生初步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并会分析表中所反映的问题。

  3.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解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问题。

  4. 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学会正确收集整理数据。

  3.会正确填好统计表。

  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收集数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进度:统计初步知识8课时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

  2.统计中的平均数3

  3.实践活动 1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整除与除尽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3、5整除,认识偶数和奇数。

  3.掌握质数、合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4.理解互质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质。

  5.理解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求两、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6.通过“约数和倍数”、“质数与合数”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事物是互相依存的,受到“对立统一”观点的启蒙教育。

  7.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概念教学、求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互质、求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

  五、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

  进度: 数的整除 21课时

  1 约数和倍数 3

  2 能被2、5、3整除的数 3

  3 质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 3

  4 最大公约数 4

  5 最小公倍数 3

  6 复习 3

  机动 2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整数、带分数与假分数与互化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掌握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判断方法。

  4.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矛盾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体验并初步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5.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仔细和自觉进行验算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及分数 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对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正确理解。

  进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4课时

  1 分数的意义 4

  2 真分数和假分数 3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2

  4 约分 3

  5 通分 3

  6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

  7 复习 4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对于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并会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 使学生学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4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认真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异分母加减法的教学,初步树立矛盾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运用运算定律简算.分数加减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进度: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2课时

  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

  3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5

  4 复习 5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两个班班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少数学生能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总体上从期末测试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困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不同的收获。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1、小数乘法———————————————(8课时)

  2、小数除法————————————————(11课时)

  3、观察物体————————————————(3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体会并认识测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解决有关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土地面积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面积单位换算和有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2、过程与方法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周围环境中与土地面积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体会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客观性,培养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环境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知道1公顷有多大,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土地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第64---7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知道1公顷有多大.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有多大,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土地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到目前为止,你都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像这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都是公制面积单位,是计量面积时使用的.在计算土地面积时要使用土地面积单位(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常用的单位有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

  二、新授.

  1.认识1公顷.(1)将学生带到操场,画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2)教师指出: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的大小,叫做1公顷.为学生介绍学校操场、教室的占地面积.(3)把学生带回教室,思考讨论: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公顷=10000平方米)

  2.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学生试算.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2)汇报展示,全班订正.250120=30000(平方米)30000平方米=3公顷答:这个果园有3公顷.(3)测量土地时,一般用米作长度单位来测量.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以后,再换算成公顷.

  3.认识平方千米.(1)我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方公里也就是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土地面积单位.

  (2)大家想一下,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谁能计算一下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继续演示课件土地面积单位】

  三、巩固练习.

  1.2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2平方千米=()公顷4000公顷=()平方千米

  2.(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平方米.(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0000平方米,合()公顷.

  3.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四、看书质疑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五(3)班和五(4)班。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仍有小部分后进生的存在,五(3)班有5个学生是上课纪律差,从来不完成作业的,而且很不好沟通,这些孩子的家长不是离异就是在外面做生意,都跟在爷爷奶奶身边,缺乏教育和监督,使得他们的成绩很不理想。五(4)班也有这样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以上教材的理解,特制定以下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课安排:

  根据《数学教师用书》课时安排建议,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会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调整。

  一、小数乘法…………………………………………………(8课时)

  二、小数除法…………………………………………………(11课时)

  三、观察物体…………………………………………………(3课时)

  四、简易方程(17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3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29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地表的变化及保护"、"能量的表现形式及相互转换"、"宇宙天体的构成及探索"、"科学探索历程及科技未来展望"等研究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相关主题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本册教科书注意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构建教科书整体结构。随着学生科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在教科书中的呈现越来越淡化,相反,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逐渐丰富,这些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条件,并在教科书中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从每单元的结构分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并且相互关联得更加紧密,表现出学生知识经验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结构特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学习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75课时,另有5课时的机动时间

  1、认识正、负数2课时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0课时

  3、分数的加减法(一)14课时

  4、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6课时

  5、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10课时

  6、爱护眼睛--统计5课时

  7、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综合应用--有趣的溶解现象1课时

  8、下跳棋--可能性2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据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上学期期末统考及格率是73%,相对四年级进步明显,成绩过低的学生(30分以下)减少了许多。但仍有近10多名成绩过差,几乎不能达到四年级水平,主要表现在知识欠账过大,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照抄作业和不写作业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倍数和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分数加减法和可能性的大小(其中图形的面积安排了基本图形和组合图形两个单元)共计6个单元。另外还安排了“数学与交通”、“尝试与猜想”和“数学与生活”3个专题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中的分数和分数加减法、图形的面积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学好分数,倍数与因数的学习内容也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将稍难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部分穿插在分数部分学习,相对于过去教材做出了很的突破。

  三、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1、掌握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掌握2,3,5的倍数、质数与合数的特征;会找倍数与因数;能分辨质数与合数,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2、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以及简单的组合图形分析和面积计算。

  3、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

  4、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5、认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表示的必要性,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四、本学期的教学奋斗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都能掌握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期末在数学概念方面的平均错误率控制在10%以内,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平均正确率达到80%以上;度量、画图平均正确率达到95%以上;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正确率达到70%以上。使学生的分析、概括、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合作获取知识的本领有较大的提高。力争期末统考及格率达到80%,均分达到60分以上,综合成绩保持在全县同年级中等水平。

  五、主要教学措施: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转变,有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0xx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4、抓好每月一次的单元测试,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一 入学教育,倍数与因数 5

  二 倍数与因数 5

  三 倍数与因数 5

  四 平面图形的面积 5

  五 平面图形的面积,第一阶段测验 5

  六 国庆节放假

  七 分数 5

  八 分数 5

  九 分数,第二阶段测验 5

  十 期中考试,分数加减法 5

  十一 分数加减法 5

  十二 分数加减法 5

  十三 分数加减法,第三阶段测验 5

  十四 图形的面积(二) 5

  十五 图形的面积(二) 5

  十六 可能性的大小 5

  十七 可能性的大小,第四阶段测验 5

  十八 总复习

  十九 总复习

  二十 总复习

  二十一 总复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和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其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及其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吧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第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旋转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整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9

  教学内容:

  1、 认识负数 6、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2、 多边形面积计算 7、公顷和平方千米

  3、认识小数 8、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4、小数加法和减法 9、统计

  5、找规律10、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内容,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断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教材简析:

  1、 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的四则计算,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此外,安排探索和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水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 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 校园的绿化面积 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 数一数”与“移一移 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的方法把稍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设计花圃;《了解周围的家庭》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课时安排:

  一、认识负数 3课时

  二、 多边形面积计算 9课时

  三、认识小数8课时

  四、小数加法和减法7课时

  五、找规律 2课时

  六、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课时

  七、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八、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14课时

  九、统计 7课时

  十、整理和复习 5课时

  (全学期大约有25%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1、 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 例1 — 例4以及练习一

  2、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第10 — 11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2、通过现实生活问题,是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1)以统计表的形式昌县商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统计工作中,通常盈利用正数

  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或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1—3 练习一 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 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

  哈尔滨:零下12摄氏度,漠河:零下30摄氏度,海口:零上30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二、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练一练

  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9,-40,-120,+203

  25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

  练习一 4

  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冰箱中的鱼 水中的鱼烧好的鱼

  10℃ 70℃ -10℃

  练习一5

  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

  水沸腾的温度 ()℃

  水结冰的温度 ()℃

  月球表面的温度()℃

  出示:+8,-5

  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全课总结:

  师:(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第二课时:认识负数(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3—5 练习一 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正数 负数

  1、情境引入。

  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7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位置,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七、课时安排

  1、 小数乘法 ———————————————(12课时)

  2、 位置—————————————————(4课时)

  3、 小数除法————————————————(18课时)

  4、 观察物体————————————————(5课时)

  5、 简易方程 ————————————————(14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6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8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 ————————————————(4课时)

  6、多边形的面积——————————————(14课时)

  量一量 ——————————————————(4课时)

  7、 统计与可能性——————————————(6课时)

  铺一铺—————————————————— (4课时)

  8、数学广角————————————————(8课时)

  9、测验课————————————————(12课时)

  10、总复习—————————————————(14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1人。从上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学习习惯也还过得去,主要表现在上课基本都能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做作业马虎,并且做完作业后不喜欢检查,特别是计算很不细心;当然还有部分学生有抄作业现象;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也较差,比如作图等。

  二、本册教材分析:

  修订后的西师版六年级下期数学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百分数,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统计,总复习。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移至本册。

  在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将“百分数”的内容安排在第十一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百分数”移至第十二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

  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加上,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综合应用”。

  (1)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2)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使学生理解成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

  3、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计算圆锥的体积。

  4、使学生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5、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整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6、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7、通过复习、整理已学过的——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自编简单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8、掌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五、课时安排:

  百分数13课时

  圆柱和圆锥10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9课时

  统计4课时

  总复习25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情感与态度:

  (1)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2)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3)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内容,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断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二、教材简析:

  1、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三、课时安排:

  1、认识负数3课时

  2、多边形面积计算9课时

  3、认识小数8课时

  4、小数加法和减法7课时

  5、找规律2课时

  6、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课时

  7、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8、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4课时

  9、统计7课时

  10、整理和复习5课时

  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1、适当加强口算的练习。

  2、合理安排,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3、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4、通过直观和操作教学概念和法则。

  5、加强对学生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两班共有学生75人,学生基础较好。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习惯非常的差,其中孟天舒、李贺、昝耀祖、孟四维等男同学,脑子非常的聪明,但学习习惯较差。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3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后进生抓起,课内探究与课外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优转差”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培优转差”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转差同步进行。

  2、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3、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思想方面的培优扶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三、培辅对象:

  培优:张湖源石俊杨召石梦洁李菲石长龙

  辅差:张取石英明石灵石伟向华

  四、“培优补差”工作措施

  1、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其实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多鼓励,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以及练习。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5、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性、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6、课堂活动中,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譬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对学困生在教学中做到:“四优先、五跟踪”(“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他们能灵活地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弱一些。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马虎,字迹潦草,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学困生能进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在书写上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加减法:7课时

  (2)长方体(一):10课时

  (3)分数乘法:12课时

  (4)长方体(二):10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5)分数除法:8课时

  (6)确定位置4课时

  (7)用方程解决问题5课时 数学好玩:2课时

  (8)数据的表示和分析:8课时

  (9)总复习 :5课时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 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 体验理解数学。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5。每周参加教研活动,听有经验老师的讲课,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五、辅导计划

  1。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2。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3。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4。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全册教材基本要求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全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5)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五、课外活动安排

  1、结合"自行车里的数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获取数据,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继续进行"奥数"教学。

  六、教研专题

  优化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七、专题落实措施

  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

  2、结合整理与复习,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习。

  八、单元教材分析

  第( 一 )单元

  内 容: 负数教学重点: 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教学难点: 比较负数的大小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 二 )单元

  内 容: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第(三)单元

  内 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第( 四 )单元

  内 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第( 五 )单元

  内 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措施:

  1、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第( 六 )单元

  内 容: 整理和复习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九、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内容

  一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

  三 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习、圆柱

  四 圆柱、圆锥

  五 球、整理和复习、统计表

  六 统计图

  七 数和数的运算

  八 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九 应用题

  十 应用题、量的计量

  十一 几何初步知识

  十二 简单的统计

  十三 综合复习

  十四 综合复习

  十五 综合复习

  十六 考试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计划01-21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6-10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8-16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8-27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6-1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9-24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7-29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1-01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