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安家》说课稿

时间:2025-02-28 11:04:48 蔼媚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兔安家》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兔安家》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兔安家》说课稿

  《小兔安家》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小兔安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这部分知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之前学生对除法有两次接触,第一次是在分一分,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第二次接触在《小熊开店》能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除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除法的意义去熟练解决问题。学会2-6的乘法口诀及其求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之后还会学习乘除法的综合运算,为以后学习分数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因此教学时,我尽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这节课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设计了“比赛激趣”“动脑巧设计”等几个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小兔安家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独立列出算式,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五、教学过程:

  比赛激趣:

  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第一组:()×( )=12

  第二组:12÷( )=()

  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题可以互相转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丰富多彩的主题图引入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在主题图中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我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小棒当小兔,盒子当房间。(学生说出算式,在小组内说说想法。倾听学生的想法,并适应鼓励。)

  之后整理板书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间)12÷3=4(间)

  12÷6=2(只)12÷2=6(间)

  让学生小组讨论:引导总结:

  两边式子都一样,只是单位不同。

  《小兔安家》说课稿 2

  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材P8484,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掌握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培养数感和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投影、题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T: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小兔安家的情境中进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二、新课探讨

  1、观察图,发现并利用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T:首先,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预设:图中左边有6只小兔,右边也有6只小兔(一共有12只小兔),还有4间房子。

  T: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完整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有12只小兔,4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PPT)

  (板书: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学生齐读一遍完整的.题目)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

  T:要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实际上也就是要?

  预设: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T:应该用什么方法算呢?(除法)怎样列式?

  预设:124=3(只) (板书)

  T:想哪一句口诀?(三四十二)

  T:这个算式在情境中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把12只兔子平均分到4间房子,每间房子分到3只。

  T:刚才我们是自己观察图发现信息并提问解答,现在毕老师还有个问题,敢挑战吗?敢挑战的同学请坐直。

  问题二

  PPT:12只小兔,每间房子住6只,需要几间呢?

  T: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求什么?

  预设:求12里面有几个6.

  T:用什么方法来算?怎样列式呢?

  预设:126=2(间)

  T:想哪一句口诀?

  T: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把12只小兔按每间房子6只来分,需要2间房子。

  (口答:需要2间房子)

  T小结:这两个问题都是在把12只小兔平均分,所以我们都用除法来算,这里用到的口诀是(三四十二),这里用到的口诀是(二六十二),它们的得数都是12,以后凡是算12除以几,我们都用得数是十二的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

  3、填一填

  T:根据刚才我们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经验,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个表格。能看懂吗?谁来解释一下?

  预设:第一行表示的是有几间房子,第二行表示的是每间住几只小兔。

  (1)类型一

  T:刚才我们是横向观察,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列,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

  预设:每间住几只小兔?

  T:一个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还能找到什么相关信息?

  预设:有12只小兔(PPT)

  T:谁能能将这个问题完整地说一说?会说的请起立。

  预设:有12只小兔,2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

  T:也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算?(除法)怎样列式?

  预设:122=6(只)(PPT)

  T:和我们刚才解决的哪个问题类似呀?

  板书:122=6(只)

  T:这个算式表示的是?

  预设:把12只小兔平均分到2间房子,每间住6只。

  T:再观察第二列,你知道是解决什么问题吗?谁能说一说?

  预设:有12只小兔,3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

  T:怎样列算式?我应该写在哪儿?

  板书:123=4(只)

  T:这个算式表示的是把12只小兔平均分到3间房子,每间住4只

  T小结:这三个问题都是在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所以我们都用除法来算。并且都是用小兔的总数除以房子的间数。

  (2)类型二

  T:再观察第三列的数据,你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吗?

  预设:有12只小兔,平均每间住3只,需要几间房子?

  T:实际上是在求什么?(12里面有几个3)和哪边的问题类似?都是在把12只小兔按每间几只来分,求需要几间房子。怎样列式?

  板书:123=4(间)

  T:观察最后一列,想一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有12只小兔,平均每间住2只,需要几间房子?

  T:也是在求12里面有几个2?怎样列式?写在哪儿?

  板书:122=6(间)

  T:122=6(只)和122=6(间)这两个算式一样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单位不一样

  T小结:单位不一样,说明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一个是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一个是求需要几间房子。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平均分,但我们都是用除法来算,并且都用到了得数是12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3)观察表格,找规律

  T:接下来,请同学们整体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a、竖着看,把这一列的两个数2和6相乘,就是把每间房子住的小兔只数和房子的间数相乘,得到的都是小兔的总数12,说明我们计算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b、横着看,小兔总数都是12,房子间数越多,每间住的小兔的只数就越少,房子间数越少,每间住的小兔的只数就越多。(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

  T:看似简单的表格里却藏了很多的小秘密,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带着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4、解决问题

  T:12只小兔,每间房子住5只,3间能住下吗?

  (1)学生先在题单上算一算、比一比。想好的和同桌讨论,说一说你的想法。

  (2)老师分别找几种不同的方法展示

  预设1:35=15(只),12<15,所以3间房子能住下12只小兔。

  预设2:123=4(只),4<5,12只小兔住进3间房子,每间住4只就可以了,每间住5只肯定能住下。

  预设3:125=2(间)2(只),12里面有几个5就需要几间房子,12里面能找到2个5,所以需要两间房子,还剩2只兔子,需要1间房子,所以3间房子能住下。

  T:1个小圆圈表示1只小兔,有12只小兔就画12个圆圈,5只小兔住一间房,就5只一圈,一个大圈表示一间房,需要3间房,能住下。

  T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的用乘法来算,

  有的用除法来解决,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我们分析。所以,小朋友们要多动脑筋。

  T:接下来,我们就来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教材P85练)

  1、解决问题(教材P85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T:第一个问题是求什么?

  预设:24里面有几个3

  T:怎样列式,想哪一句口诀?

  T:第二个问题是要把24怎么样呢?

  预设: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T:怎样列式,想哪一句口诀?

  T:这里都是把24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并且都是用得数是24的乘法口诀。

  2、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教材P85第5题)

  (1)你能看懂这个表格吗?说一说。

  (2)知道每个盘子里放6只杯子,求有几个盘子,只有一个数据,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预设:杯子总共有18个

  T: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1:从图中数一数,总共有18个。

  预设2:观察表格的第一列,有2个盘子,每个盘子放9个杯子,29=18(个)

  T:观察第二列,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去算?怎样列式?口诀?

  预设:有18只杯子,每个盘子里放6只杯子,需要几个盘子?

  T:第三列两个数都不知道,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想得数是18的口诀)

  T: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预设1:总数都是18,横着看,盘子越多,每个盘子里放的杯子数越少。

  预设2:竖着看,杯子的总数都是18,盘子数每个盘子里放的杯子数=杯子的总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小兔安家

  平均分 除法

  (1)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 (2)需要几间房子?

  124=3(只) 126=2(间)

  122=6(只) 122=6(间)

  123=4(只) 123=4(间)

  《小兔安家》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小兔安家》这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除法的第二课,这课是在学习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运用情境图中有关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代表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的数学问题。在提出这两类数学问题是以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学关系为前提的。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3、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小兔安家”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信息,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简单记录提出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把所有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成两类,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冬天到了,森林里的小兔子们为了很好的过冬,它们给自己盖了许多新房子,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小兔们在干什么?你们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这两组小兔一共有多少只?

  2、小兔现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去休息。你们能用小兔的只数和房间数这两个条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3、小组合作探究,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的问题是:12只小白兔住4间房子了,每间房子平均住几只小白兔?

  生2: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住几间房子?

  生3:12只小白兔住3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小白兔?

  生4:如果每间房子住2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几间房子?

  按汇报的顺序,教师在表格上记录如下:

  有几间房子

  每间有几只小白兔

  4、师:很好,大家合作,一共提出了8个数学问题。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把这些问题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生1:一类知道有几间房子,求每间房子平均住几只小兔;另一类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求需要几间房子。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大家都同意这么分,好,现在请各小组分工解答上面的8道题,完成解答后,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新任务,把你们的算式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排列,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2÷2=6(只) 12÷6=2(间)

  12÷3=4(只) 12÷4=3(间)

  12÷4=3(只) 12÷3=4(间)

  12÷6=2(只) 12÷2=6(间)

  生1:左边的4个算式是同一类问题,知道房子的间数,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白兔;右边的4个算式是另一类问题,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求要住几间房子。

  生2:这两类问题的答案中,数量单位不同。

  生3:每一行中,左、右两个算式,是用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的。

  师:你们发现了不少规律,再把几个算式联系起来想一想:每间住的小白兔只数与所需房子的间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4:我们发现,每间房子住的小白兔少,需要的房间就多;每间房子住的小白兔多,需要的房子就少。

  5、师:你们真棒!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它给我们提出了: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独立解决,汇报算法。

《《小兔安家》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兔安家》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兔请客说课稿09-02

《小兔请客》说课稿09-19

《小兔运南瓜》的说课稿07-04

小兔种萝卜说课稿09-18

小兔运南瓜说课稿07-20

《快乐的小兔子》说课稿04-28

《三只小兔》说课稿09-17

小兔子分萝卜说课稿11-05

《小兔跳》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08-07

《小兔安家》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兔安家》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兔安家》说课稿

  《小兔安家》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小兔安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这部分知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之前学生对除法有两次接触,第一次是在分一分,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第二次接触在《小熊开店》能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除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除法的意义去熟练解决问题。学会2-6的乘法口诀及其求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之后还会学习乘除法的综合运算,为以后学习分数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因此教学时,我尽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这节课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设计了“比赛激趣”“动脑巧设计”等几个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小兔安家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独立列出算式,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五、教学过程:

  比赛激趣:

  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第一组:()×( )=12

  第二组:12÷( )=()

  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题可以互相转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丰富多彩的主题图引入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在主题图中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我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小棒当小兔,盒子当房间。(学生说出算式,在小组内说说想法。倾听学生的想法,并适应鼓励。)

  之后整理板书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间)12÷3=4(间)

  12÷6=2(只)12÷2=6(间)

  让学生小组讨论:引导总结:

  两边式子都一样,只是单位不同。

  《小兔安家》说课稿 2

  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材P8484,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掌握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培养数感和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投影、题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T: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小兔安家的情境中进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二、新课探讨

  1、观察图,发现并利用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T:首先,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预设:图中左边有6只小兔,右边也有6只小兔(一共有12只小兔),还有4间房子。

  T: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完整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有12只小兔,4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PPT)

  (板书: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学生齐读一遍完整的.题目)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

  T:要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实际上也就是要?

  预设: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T:应该用什么方法算呢?(除法)怎样列式?

  预设:124=3(只) (板书)

  T:想哪一句口诀?(三四十二)

  T:这个算式在情境中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把12只兔子平均分到4间房子,每间房子分到3只。

  T:刚才我们是自己观察图发现信息并提问解答,现在毕老师还有个问题,敢挑战吗?敢挑战的同学请坐直。

  问题二

  PPT:12只小兔,每间房子住6只,需要几间呢?

  T: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求什么?

  预设:求12里面有几个6.

  T:用什么方法来算?怎样列式呢?

  预设:126=2(间)

  T:想哪一句口诀?

  T: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把12只小兔按每间房子6只来分,需要2间房子。

  (口答:需要2间房子)

  T小结:这两个问题都是在把12只小兔平均分,所以我们都用除法来算,这里用到的口诀是(三四十二),这里用到的口诀是(二六十二),它们的得数都是12,以后凡是算12除以几,我们都用得数是十二的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

  3、填一填

  T:根据刚才我们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经验,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个表格。能看懂吗?谁来解释一下?

  预设:第一行表示的是有几间房子,第二行表示的是每间住几只小兔。

  (1)类型一

  T:刚才我们是横向观察,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列,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

  预设:每间住几只小兔?

  T:一个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还能找到什么相关信息?

  预设:有12只小兔(PPT)

  T:谁能能将这个问题完整地说一说?会说的请起立。

  预设:有12只小兔,2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

  T:也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算?(除法)怎样列式?

  预设:122=6(只)(PPT)

  T:和我们刚才解决的哪个问题类似呀?

  板书:122=6(只)

  T:这个算式表示的是?

  预设:把12只小兔平均分到2间房子,每间住6只。

  T:再观察第二列,你知道是解决什么问题吗?谁能说一说?

  预设:有12只小兔,3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

  T:怎样列算式?我应该写在哪儿?

  板书:123=4(只)

  T:这个算式表示的是把12只小兔平均分到3间房子,每间住4只

  T小结:这三个问题都是在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所以我们都用除法来算。并且都是用小兔的总数除以房子的间数。

  (2)类型二

  T:再观察第三列的数据,你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吗?

  预设:有12只小兔,平均每间住3只,需要几间房子?

  T:实际上是在求什么?(12里面有几个3)和哪边的问题类似?都是在把12只小兔按每间几只来分,求需要几间房子。怎样列式?

  板书:123=4(间)

  T:观察最后一列,想一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有12只小兔,平均每间住2只,需要几间房子?

  T:也是在求12里面有几个2?怎样列式?写在哪儿?

  板书:122=6(间)

  T:122=6(只)和122=6(间)这两个算式一样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单位不一样

  T小结:单位不一样,说明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一个是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一个是求需要几间房子。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平均分,但我们都是用除法来算,并且都用到了得数是12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3)观察表格,找规律

  T:接下来,请同学们整体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a、竖着看,把这一列的两个数2和6相乘,就是把每间房子住的小兔只数和房子的间数相乘,得到的都是小兔的总数12,说明我们计算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b、横着看,小兔总数都是12,房子间数越多,每间住的小兔的只数就越少,房子间数越少,每间住的小兔的只数就越多。(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

  T:看似简单的表格里却藏了很多的小秘密,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带着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4、解决问题

  T:12只小兔,每间房子住5只,3间能住下吗?

  (1)学生先在题单上算一算、比一比。想好的和同桌讨论,说一说你的想法。

  (2)老师分别找几种不同的方法展示

  预设1:35=15(只),12<15,所以3间房子能住下12只小兔。

  预设2:123=4(只),4<5,12只小兔住进3间房子,每间住4只就可以了,每间住5只肯定能住下。

  预设3:125=2(间)2(只),12里面有几个5就需要几间房子,12里面能找到2个5,所以需要两间房子,还剩2只兔子,需要1间房子,所以3间房子能住下。

  T:1个小圆圈表示1只小兔,有12只小兔就画12个圆圈,5只小兔住一间房,就5只一圈,一个大圈表示一间房,需要3间房,能住下。

  T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的用乘法来算,

  有的用除法来解决,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我们分析。所以,小朋友们要多动脑筋。

  T:接下来,我们就来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教材P85练)

  1、解决问题(教材P85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T:第一个问题是求什么?

  预设:24里面有几个3

  T:怎样列式,想哪一句口诀?

  T:第二个问题是要把24怎么样呢?

  预设: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T:怎样列式,想哪一句口诀?

  T:这里都是把24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并且都是用得数是24的乘法口诀。

  2、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教材P85第5题)

  (1)你能看懂这个表格吗?说一说。

  (2)知道每个盘子里放6只杯子,求有几个盘子,只有一个数据,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预设:杯子总共有18个

  T: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1:从图中数一数,总共有18个。

  预设2:观察表格的第一列,有2个盘子,每个盘子放9个杯子,29=18(个)

  T:观察第二列,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去算?怎样列式?口诀?

  预设:有18只杯子,每个盘子里放6只杯子,需要几个盘子?

  T:第三列两个数都不知道,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想得数是18的口诀)

  T: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预设1:总数都是18,横着看,盘子越多,每个盘子里放的杯子数越少。

  预设2:竖着看,杯子的总数都是18,盘子数每个盘子里放的杯子数=杯子的总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小兔安家

  平均分 除法

  (1)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 (2)需要几间房子?

  124=3(只) 126=2(间)

  122=6(只) 122=6(间)

  123=4(只) 123=4(间)

  《小兔安家》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小兔安家》这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除法的第二课,这课是在学习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运用情境图中有关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代表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的数学问题。在提出这两类数学问题是以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学关系为前提的。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3、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小兔安家”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信息,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简单记录提出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把所有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成两类,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冬天到了,森林里的小兔子们为了很好的过冬,它们给自己盖了许多新房子,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小兔们在干什么?你们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这两组小兔一共有多少只?

  2、小兔现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去休息。你们能用小兔的只数和房间数这两个条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3、小组合作探究,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的问题是:12只小白兔住4间房子了,每间房子平均住几只小白兔?

  生2: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住几间房子?

  生3:12只小白兔住3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小白兔?

  生4:如果每间房子住2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几间房子?

  按汇报的顺序,教师在表格上记录如下:

  有几间房子

  每间有几只小白兔

  4、师:很好,大家合作,一共提出了8个数学问题。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把这些问题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生1:一类知道有几间房子,求每间房子平均住几只小兔;另一类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求需要几间房子。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大家都同意这么分,好,现在请各小组分工解答上面的8道题,完成解答后,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新任务,把你们的算式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排列,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2÷2=6(只) 12÷6=2(间)

  12÷3=4(只) 12÷4=3(间)

  12÷4=3(只) 12÷3=4(间)

  12÷6=2(只) 12÷2=6(间)

  生1:左边的4个算式是同一类问题,知道房子的间数,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白兔;右边的4个算式是另一类问题,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求要住几间房子。

  生2:这两类问题的答案中,数量单位不同。

  生3:每一行中,左、右两个算式,是用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的。

  师:你们发现了不少规律,再把几个算式联系起来想一想:每间住的小白兔只数与所需房子的间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4:我们发现,每间房子住的小白兔少,需要的房间就多;每间房子住的小白兔多,需要的房子就少。

  5、师:你们真棒!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它给我们提出了: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独立解决,汇报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