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小兔安家》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兔安家》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兔安家》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小兔安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这部分知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之前学生对除法有两次接触,第一次是在分一分,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第二次接触在《小熊开店》能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除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除法的意义去熟练解决问题。学会2-6的乘法口诀及其求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之后还会学习乘除法的综合运算,为以后学习分数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因此教学时,我尽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这节课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设计了“比赛激趣”“动脑巧设计”等几个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小兔安家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独立列出算式,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五、教学过程:
比赛激趣:
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第一组:()×( )=12
第二组:12÷( )=()
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题可以互相转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丰富多彩的主题图引入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在主题图中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我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小棒当小兔,盒子当房间。(学生说出算式,在小组内说说想法。倾听学生的想法,并适应鼓励。)
之后整理板书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间)12÷3=4(间)
12÷6=2(只)12÷2=6(间)
让学生小组讨论:引导总结:
两边式子都一样,只是单位不同。
《小兔安家》说课稿 2
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材P8484,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掌握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培养数感和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
PPT、投影、题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T: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小兔安家的情境中进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二、新课探讨
1、观察图,发现并利用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T:首先,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预设:图中左边有6只小兔,右边也有6只小兔(一共有12只小兔),还有4间房子。
T: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完整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有12只小兔,4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PPT)
(板书: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学生齐读一遍完整的.题目)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
T:要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实际上也就是要?
预设: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T:应该用什么方法算呢?(除法)怎样列式?
预设:124=3(只) (板书)
T:想哪一句口诀?(三四十二)
T:这个算式在情境中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把12只兔子平均分到4间房子,每间房子分到3只。
T:刚才我们是自己观察图发现信息并提问解答,现在毕老师还有个问题,敢挑战吗?敢挑战的同学请坐直。
问题二
PPT:12只小兔,每间房子住6只,需要几间呢?
T: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求什么?
预设:求12里面有几个6.
T:用什么方法来算?怎样列式呢?
预设:126=2(间)
T:想哪一句口诀?
T: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把12只小兔按每间房子6只来分,需要2间房子。
(口答:需要2间房子)
T小结:这两个问题都是在把12只小兔平均分,所以我们都用除法来算,这里用到的口诀是(三四十二),这里用到的口诀是(二六十二),它们的得数都是12,以后凡是算12除以几,我们都用得数是十二的乘法口诀来帮助我们。
3、填一填
T:根据刚才我们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经验,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个表格。能看懂吗?谁来解释一下?
预设:第一行表示的是有几间房子,第二行表示的是每间住几只小兔。
(1)类型一
T:刚才我们是横向观察,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列,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
预设:每间住几只小兔?
T:一个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还能找到什么相关信息?
预设:有12只小兔(PPT)
T:谁能能将这个问题完整地说一说?会说的请起立。
预设:有12只小兔,2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
T:也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算?(除法)怎样列式?
预设:122=6(只)(PPT)
T:和我们刚才解决的哪个问题类似呀?
板书:122=6(只)
T:这个算式表示的是?
预设:把12只小兔平均分到2间房子,每间住6只。
T:再观察第二列,你知道是解决什么问题吗?谁能说一说?
预设:有12只小兔,3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
T:怎样列算式?我应该写在哪儿?
板书:123=4(只)
T:这个算式表示的是把12只小兔平均分到3间房子,每间住4只
T小结:这三个问题都是在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所以我们都用除法来算。并且都是用小兔的总数除以房子的间数。
(2)类型二
T:再观察第三列的数据,你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吗?
预设:有12只小兔,平均每间住3只,需要几间房子?
T:实际上是在求什么?(12里面有几个3)和哪边的问题类似?都是在把12只小兔按每间几只来分,求需要几间房子。怎样列式?
板书:123=4(间)
T:观察最后一列,想一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有12只小兔,平均每间住2只,需要几间房子?
T:也是在求12里面有几个2?怎样列式?写在哪儿?
板书:122=6(间)
T:122=6(只)和122=6(间)这两个算式一样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单位不一样
T小结:单位不一样,说明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一个是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一个是求需要几间房子。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平均分,但我们都是用除法来算,并且都用到了得数是12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3)观察表格,找规律
T:接下来,请同学们整体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a、竖着看,把这一列的两个数2和6相乘,就是把每间房子住的小兔只数和房子的间数相乘,得到的都是小兔的总数12,说明我们计算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b、横着看,小兔总数都是12,房子间数越多,每间住的小兔的只数就越少,房子间数越少,每间住的小兔的只数就越多。(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观察)
T:看似简单的表格里却藏了很多的小秘密,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带着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4、解决问题
T:12只小兔,每间房子住5只,3间能住下吗?
(1)学生先在题单上算一算、比一比。想好的和同桌讨论,说一说你的想法。
(2)老师分别找几种不同的方法展示
预设1:35=15(只),12<15,所以3间房子能住下12只小兔。
预设2:123=4(只),4<5,12只小兔住进3间房子,每间住4只就可以了,每间住5只肯定能住下。
预设3:125=2(间)2(只),12里面有几个5就需要几间房子,12里面能找到2个5,所以需要两间房子,还剩2只兔子,需要1间房子,所以3间房子能住下。
T:1个小圆圈表示1只小兔,有12只小兔就画12个圆圈,5只小兔住一间房,就5只一圈,一个大圈表示一间房,需要3间房,能住下。
T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的用乘法来算,
有的用除法来解决,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我们分析。所以,小朋友们要多动脑筋。
T:接下来,我们就来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教材P85练)
1、解决问题(教材P85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T:第一个问题是求什么?
预设:24里面有几个3
T:怎样列式,想哪一句口诀?
T:第二个问题是要把24怎么样呢?
预设: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T:怎样列式,想哪一句口诀?
T:这里都是把24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并且都是用得数是24的乘法口诀。
2、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教材P85第5题)
(1)你能看懂这个表格吗?说一说。
(2)知道每个盘子里放6只杯子,求有几个盘子,只有一个数据,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预设:杯子总共有18个
T: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1:从图中数一数,总共有18个。
预设2:观察表格的第一列,有2个盘子,每个盘子放9个杯子,29=18(个)
T:观察第二列,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去算?怎样列式?口诀?
预设:有18只杯子,每个盘子里放6只杯子,需要几个盘子?
T:第三列两个数都不知道,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想得数是18的口诀)
T: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预设1:总数都是18,横着看,盘子越多,每个盘子里放的杯子数越少。
预设2:竖着看,杯子的总数都是18,盘子数每个盘子里放的杯子数=杯子的总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小兔安家
平均分 除法
(1)平均每间住几只小兔? (2)需要几间房子?
124=3(只) 126=2(间)
122=6(只) 122=6(间)
123=4(只) 123=4(间)
《小兔安家》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小兔安家》这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除法的第二课,这课是在学习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运用情境图中有关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代表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的数学问题。在提出这两类数学问题是以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学关系为前提的。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3、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小兔安家”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信息,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简单记录提出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把所有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成两类,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冬天到了,森林里的小兔子们为了很好的过冬,它们给自己盖了许多新房子,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小兔们在干什么?你们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这两组小兔一共有多少只?
2、小兔现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去休息。你们能用小兔的只数和房间数这两个条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3、小组合作探究,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的问题是:12只小白兔住4间房子了,每间房子平均住几只小白兔?
生2: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住几间房子?
生3:12只小白兔住3间房子,平均每间住几只小白兔?
生4:如果每间房子住2只小白兔,12只小白兔需要几间房子?
按汇报的顺序,教师在表格上记录如下:
有几间房子
每间有几只小白兔
4、师:很好,大家合作,一共提出了8个数学问题。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把这些问题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
生1:一类知道有几间房子,求每间房子平均住几只小兔;另一类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求需要几间房子。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大家都同意这么分,好,现在请各小组分工解答上面的8道题,完成解答后,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新任务,把你们的算式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整理排列,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2÷2=6(只) 12÷6=2(间)
12÷3=4(只) 12÷4=3(间)
12÷4=3(只) 12÷3=4(间)
12÷6=2(只) 12÷2=6(间)
生1:左边的4个算式是同一类问题,知道房子的间数,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小白兔;右边的4个算式是另一类问题,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求要住几间房子。
生2:这两类问题的答案中,数量单位不同。
生3:每一行中,左、右两个算式,是用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的。
师:你们发现了不少规律,再把几个算式联系起来想一想:每间住的小白兔只数与所需房子的间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4:我们发现,每间房子住的小白兔少,需要的房间就多;每间房子住的小白兔多,需要的房子就少。
5、师:你们真棒!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它给我们提出了: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独立解决,汇报算法。
【《小兔安家》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兔请客说课稿09-02
《小兔请客》说课稿09-19
《小兔运南瓜》的说课稿07-04
小兔种萝卜说课稿09-18
小兔运南瓜说课稿07-20
《快乐的小兔子》说课稿04-28
《三只小兔》说课稿09-17
小兔子分萝卜说课稿11-05
《小兔跳》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