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时间:2025-04-21 15:35:21 少芬 听课报告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通用7篇)

  记听课笔记的方法一般有下面二点一要明确记笔记的要点,二要学会记笔记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听课记录,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通用7篇)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1

  教学流程

  一、阅读材料《老人》找出表明作者童心的语句。(学生回答后教师未点评)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找梦中之人、梦中之景、梦中之情。(学生的回答老师都未点评。)

  1、 师读

  2、 生回答

  3、 老师把三者的答案连缀成一段话。(应让学生尝试)

  我的点评:整体感知不到位,文章比较深邃,学生还没能感知文章的意境。

  三、研析课文(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的感悟合在了一起。)

  1、阅读有关作者写作内容、风格的材料。(比较生硬)

  2、完成读书卡(这种形式适合比较浅显的自读课。)

  类别——书名————作者————

  内容摘录————————————

  赏析与解读———————————(初一学生有难度,在做摘抄之前应该指导。)

  4、 交流自学的成果。

  学生欣赏了使用修辞的句子。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齐读。

  学生提问:“漂”是否能换作“飘”?(师让学生解答:后者空间更自由,姿态更轻盈。)

  我的点评:学生的回答比较散,我觉得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修辞、句式、用词、情感、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去摘抄欣赏。学生大多找的`是修辞的句子,有些重复。总是一句又一句的话的分析,使得文章有一种被割裂的感觉,这篇文章不适合用这样的方式来解读。所以读书卡的方式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使用的,要注意使用的对象,使用的方式,使用的场合、时机,不能借读书卡的形式来串讲,来代替老师的循循善诱地教学。

  5、 走进“录音棚”

  学生读课文片断(没有目的性)

  四、拓展

  不同版本的对比。(没有比较的角度)

  总评:

  课堂板块清晰、有层次。主要教学思路是使用摘书卡的形式让学自主学习课文,但是文章比较深,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不太能吃透文章。学生没有能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提升。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2

  一、导入

  二、任务

  1、练习朗读

  2、认识课文

  3、品位细节

  4、表达感受

  三、活动一:练习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

  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 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 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

  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 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

  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

  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

  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3

  (一)、导入:

  文中的主人公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1:被同伴抛弃

  生2:饥饿,没有食物的支持

  (二)、哥哥九死一生回来后没有多久,他的弟弟也想去挖金。

  同学们! 如果你是哥哥,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劝说弟弟不要去。

  注:留足3至5分钟时间让学生熟悉课文,找一找,读一读。

  (三)、学生讨论:

  生1:狼太可怕了。

  师扮演弟弟:有枪

  生2:会招到朋友、众人的抛弃

  师扮演弟弟:我知道你的朋友变坏了,可我的朋友却是真心相交,患难与共,不会变坏。

  生3:人在大自然面前是脆弱的。

  师扮演弟弟:哥哥!你不要再劝我了,你所说的物品我会买的,你提到的东西我会去准备的!(弟弟不耐烦的说)

  师:此时此刻,弟弟正和黄金热恋着。

  (四)、硬汉精神

  1、哥哥见自己劝不了弟弟,况且有很多事情还是让弟弟自己去经历也好。于是哥哥对弟弟是说:你可以去,我不再阻拦你,但你要有男人的精神(板书:硬汉精神)

  师:说说文中的哥哥身上具有哪些硬汉精神?

  生1:必须心存希望

  2、师:硬汉精神非常丰富,请生找出。

  生1:坚持

  生2:该放弃的放弃

  生3:不服输

  生4:永不服输

  生5:唯我独尊

  生6:人性的自私(痛恨且可怜比尔)

  3、师问:为什么不吸比尔的骨头?

  他必须保持一颗人的心。

  4、师板书总结:

  野兽爪下,沉着镇定

  荒野独行,勇敢坚强

  ……

  问:哥哥为什么能做到这些?

  生:热爱生命

  (五)、拓展延伸

  哥哥对弟弟说:请等我三分钟!哥哥从抽屉里拿出一只锦囊说,你也许会坚持不下去,请你到时把其打开。

  锦囊中有一句话,也许会让弟弟渡过难关,问学生:你觉得该怎么写?

  生1:生命有所求,死有所值

  阳光是生命中的希望;母亲是生命中的`爱于责任。

  生2:热爱生命

  生3:一张白纸。困难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六)、作业:

  给汶川的人民写一封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二、优点:

  1、最佩服教师的勇气,将长达44节的小说拿来赛课,本身就需要教师极高的素养,同时也说明薛老师对教学的理解也比其他人高上一筹,就冲这一点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2、教学设计尽得一“巧”字,化繁为简,以哥哥的劝说贯穿全文,让我明白什么叫大理至简。其实教学流程本就没有必要设计的那么复杂,“简单的预设,精彩的生成”才是课堂教学的至高境界。

  3、问题设计简单有效,全篇只用了:哥哥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劝说弟弟不要去淘金?哥哥身上具有哪些硬汉精神?三个问题便理清了全文的脉络。再想想我自己冷乱而繁杂的问题设计,真是惭愧!

  4、教师本身的幽默机智。教师把弟弟的热衷淘金的性格演绎的活灵活现。调皮、幽默而不失高雅的教师形象也为课堂增色不少。我想这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所至了!

  5、文章驾驭难度高。既要充分展现南外学生的风采,又要紧扣文本,挖掘文本,做到“深入浅出”,实属不易。教者对文本把握挖掘得当,堪称典范。

  6、最后锦囊妙计设计实在是“妙”,学生回答更为精彩。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4

  一、 听课时间:

  20xx—4—5

  二、 授课老师:

  王xx

  三、 授课学校:

  xx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四、 授课年级:

  初中

  五、 授课题目:

  《岳阳楼记》

  六、 教学过程

  (一)全班分组收集岳阳楼记对联,利用多煤体展示图片及对联。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并解释对联的涵义。

  (二)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以往的作家所写的岳阳楼记进行对比。

  (三)导入

  (四)齐读课文

  (五)提问,这首诗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思想内容。

  学生:(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么意思?

  (六)、自由讨论课文结构划分法。

  文章有几个段落,怎样划分,划分的原因。

  (七)、播放岳阳楼景色片段录像。(对岳阳楼的介绍)。

  (八)、提问:为什么不写岳阳楼的盛况而刻画岳阳楼洞庭的烟波浩荡的景色,为什么这样选材。(选材要为中心服务)

  (九)、解释“以物喜,以已悲”,人生有两种情景,提问“你赞同还是反对”,联系实际,“不为外物所动”表现了哪种品质。

  (十)、忧国忧民之士,古往今来,有哪些人物。

  (十一)、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背诵全文。

  (十二)、作业:学习古人抒发感情的方式,写一点抒情文字。

  七、 教学板书

  岳 叙事作记缘由; 悲——阴 }

  阳 范 描写景色 喜——晴 }以物喜,以已悲

  楼 仲

  记 淹

  八、教学评析

  (一)、是注重朗读感悟和背诵积累。这首词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感情丰富,教师没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设计了充足的`朗读。以读会意,以读悟情。同时还注重让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语言,真正作到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

  (二)、是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感染学生如让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观看课文录象,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使教学生动而深刻。

  (三)、是让学生收集课文的图片及对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是设疑,突出课文的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5

  一、导入

  看狼的图片,倾听狼的嚎叫。提问:你能联想到哪些有关狼的成语?

  学生交流成语,老师点拨:人们对狼的.印象都是不佳的,我们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齐读成语:狼子野心、引狼入室……

  今天,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小小说《狼》,作者蒲松龄。

  二、简介作者

  老师准备了一张作家名片:

  名:蒲松龄,字留仙,号 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时:清代文学家

  地:山东淄川人

  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一、朗读

  1. 自由自在朗读文章,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书声琅琅真好。有没有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呢?(出示生字词)

  2. 对于文章,谁能自信地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给予评价。

  3. 正确停顿,我能行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哪些语句要快速读?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导朗读:久之,目似暝,……/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语速快慢结合)

  二、译读

  译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门槛。在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画出来。

  先在同桌内交流,看你的疑难问题谁能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其,在文章中有代词的作用。老师准备了几个句子,看看这些“其”在文章中代指什么?

  (句子略)

  三、理清故事情节

  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什么故事?

  再精炼一下,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这篇小说在情节上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四、读出形象

  细读文章,采用勾画法找出描写屠户与狼的地方,分析评点它们的形象。

  如“仍从”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狼的贪婪。

  学生交流,老师指导总结。

  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台下掌声。

  蒲松龄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仅仅是带给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吗?

  郭沫若有云:“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者想借这篇文章讽刺什么呢?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五、结束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6

  一、导入

  作者简介(教师介绍)

  二、整体感知

  重点字词的音、义。(结合课文理解词义比较好。)

  文中提到了哪些景物?作者着重写了哪些?

  这些景物给人什么启示?

  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我的点评:四个问题不是同一个理解层次的,应该让学生把写景的句子读一读。要把每一个问题做透,才能有层次的、水到渠成的完成文本的学习。思考:整体感知应感知到什么程度?

  本文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总-分-总。分的三个部分都是前写物(景)后面感悟哲理,在这里应该让学生感悟到,从而为下面的解读服务。

  三、研析课文

  1、学生配乐朗读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领读与齐读相间。

  2、教师改写第一部分的123节,让学生比较。学生找出老师少写的句子。(教师如果要找关键的句子来品析,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提问。即:小白花是以怎样的姿态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的?)

  3、哪些词语应该重读?有什么好处?

  我的点评:这个板块把写作手法、朗读方法、文章的中心杂糅在了一起。老师问学生答,学生被牵着鼻走,学得比较被动,没有生成,感觉课堂没有活水。这个板快就是让学生找出展现在眼前的图画美、分析精神之美、感悟哲理之美。第一部分教师领着学生学,第二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学使用摘书卡的形式学习,第三部分也可以用检测的形式来学习。思考:面对同样的.结构的片段,应该怎样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有异?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学生的能力能有坡度的得到锻炼,使课堂越来越有活气?形式不同,侧重点不同。

  4、依照此法学习第二、三片段。教师讲得太多太碎了。

  四、拓展

  写自然中的一物感悟哲理。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7

  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作业布置,到小结,每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与此同时,也让我们不断的反思自我的课堂,是不是有很多废话,有没有到达自我设置的教学目标等等。

  教师们说听课丰富了教学经验,改善了教学方法,给教学带来了必须的帮忙,同时,也发现了自我教学中的不足。听课是教师成长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们都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科目:xx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课题:xx

  听课地点:xx班级

  一、导入新课,解读课题

  解释“赠”。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诗。(生回忆《赠刘景文》)生答:“赠”的意思就是“送”。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学习生字:

  (1)画出生字词,经过拼音认读,自我读----指读----齐读

  (2)指导写字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

  4、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

  5、再带着这种感觉读

  6、抽生读、齐读

  7、学生汇报此刻让教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

  三、体会意境深情诵读

  四、读写结合深化主题

  拿出练习纸把此时李白、汪伦最想说的,或是自我最想说的把它写出来。

  听课评析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是这堂课的难点。

  新学期即将到来。为了让下学期的学业成绩进步,各科成绩优异,不偏科,我新学期的计划如下:

  第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所有科目的第一步,所以预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大致阅读教材,找出本节与哪些旧知识相关,并复习这些知识;

  2、写出这一部分的摘要;

  3、找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4、找出课堂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听课。学好每一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好好听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特别注意听课理解。

  第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和家庭作业有好处。上课记笔记应该是:

  1、笔记要简洁;

  2、上课记笔记后,也要学会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第四,做作业。

  1、做作业前,一定要认真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了解其确切含义,明确适用条件,明确运用它解决问题的步骤;

  2、认真审题,明确设题条件和做题要求;

  3、理清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步骤;

  4、做题认真仔细,不搞马虎工作,做完后认真检查;

  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6、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着问老师,更不要抄别人的作业。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一定要层层剖析,循序渐进,多方联系,理清线索,下定决心独立完成作业。

  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需要记忆的,在做之前都要背下来。

  5、课后复习。

  1、及时复习;

  2、计划评审;

  3、课本、笔记、教材一起使用;

  4、提高复习质量。

  做好以上五点并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但我决心为了更好的未来去做。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背影》听课记录09-23

获奖初中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5篇)01-22

初中语文《我说我家》听课记录范文06-20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范文(通用10篇)08-16

师徒听课活动的听课记录05-31

亡羊补牢听课记录08-26

小学听课记录10-06

发现的听课记录07-08

《听课记录》的要求10-25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通用7篇)

  记听课笔记的方法一般有下面二点一要明确记笔记的要点,二要学会记笔记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听课记录,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通用7篇)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1

  教学流程

  一、阅读材料《老人》找出表明作者童心的语句。(学生回答后教师未点评)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找梦中之人、梦中之景、梦中之情。(学生的回答老师都未点评。)

  1、 师读

  2、 生回答

  3、 老师把三者的答案连缀成一段话。(应让学生尝试)

  我的点评:整体感知不到位,文章比较深邃,学生还没能感知文章的意境。

  三、研析课文(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的感悟合在了一起。)

  1、阅读有关作者写作内容、风格的材料。(比较生硬)

  2、完成读书卡(这种形式适合比较浅显的自读课。)

  类别——书名————作者————

  内容摘录————————————

  赏析与解读———————————(初一学生有难度,在做摘抄之前应该指导。)

  4、 交流自学的成果。

  学生欣赏了使用修辞的句子。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齐读。

  学生提问:“漂”是否能换作“飘”?(师让学生解答:后者空间更自由,姿态更轻盈。)

  我的点评:学生的回答比较散,我觉得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修辞、句式、用词、情感、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去摘抄欣赏。学生大多找的`是修辞的句子,有些重复。总是一句又一句的话的分析,使得文章有一种被割裂的感觉,这篇文章不适合用这样的方式来解读。所以读书卡的方式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使用的,要注意使用的对象,使用的方式,使用的场合、时机,不能借读书卡的形式来串讲,来代替老师的循循善诱地教学。

  5、 走进“录音棚”

  学生读课文片断(没有目的性)

  四、拓展

  不同版本的对比。(没有比较的角度)

  总评:

  课堂板块清晰、有层次。主要教学思路是使用摘书卡的形式让学自主学习课文,但是文章比较深,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不太能吃透文章。学生没有能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提升。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2

  一、导入

  二、任务

  1、练习朗读

  2、认识课文

  3、品位细节

  4、表达感受

  三、活动一:练习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

  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 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 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

  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 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

  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

  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

  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3

  (一)、导入:

  文中的主人公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1:被同伴抛弃

  生2:饥饿,没有食物的支持

  (二)、哥哥九死一生回来后没有多久,他的弟弟也想去挖金。

  同学们! 如果你是哥哥,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劝说弟弟不要去。

  注:留足3至5分钟时间让学生熟悉课文,找一找,读一读。

  (三)、学生讨论:

  生1:狼太可怕了。

  师扮演弟弟:有枪

  生2:会招到朋友、众人的抛弃

  师扮演弟弟:我知道你的朋友变坏了,可我的朋友却是真心相交,患难与共,不会变坏。

  生3:人在大自然面前是脆弱的。

  师扮演弟弟:哥哥!你不要再劝我了,你所说的物品我会买的,你提到的东西我会去准备的!(弟弟不耐烦的说)

  师:此时此刻,弟弟正和黄金热恋着。

  (四)、硬汉精神

  1、哥哥见自己劝不了弟弟,况且有很多事情还是让弟弟自己去经历也好。于是哥哥对弟弟是说:你可以去,我不再阻拦你,但你要有男人的精神(板书:硬汉精神)

  师:说说文中的哥哥身上具有哪些硬汉精神?

  生1:必须心存希望

  2、师:硬汉精神非常丰富,请生找出。

  生1:坚持

  生2:该放弃的放弃

  生3:不服输

  生4:永不服输

  生5:唯我独尊

  生6:人性的自私(痛恨且可怜比尔)

  3、师问:为什么不吸比尔的骨头?

  他必须保持一颗人的心。

  4、师板书总结:

  野兽爪下,沉着镇定

  荒野独行,勇敢坚强

  ……

  问:哥哥为什么能做到这些?

  生:热爱生命

  (五)、拓展延伸

  哥哥对弟弟说:请等我三分钟!哥哥从抽屉里拿出一只锦囊说,你也许会坚持不下去,请你到时把其打开。

  锦囊中有一句话,也许会让弟弟渡过难关,问学生:你觉得该怎么写?

  生1:生命有所求,死有所值

  阳光是生命中的希望;母亲是生命中的`爱于责任。

  生2:热爱生命

  生3:一张白纸。困难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六)、作业:

  给汶川的人民写一封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二、优点:

  1、最佩服教师的勇气,将长达44节的小说拿来赛课,本身就需要教师极高的素养,同时也说明薛老师对教学的理解也比其他人高上一筹,就冲这一点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2、教学设计尽得一“巧”字,化繁为简,以哥哥的劝说贯穿全文,让我明白什么叫大理至简。其实教学流程本就没有必要设计的那么复杂,“简单的预设,精彩的生成”才是课堂教学的至高境界。

  3、问题设计简单有效,全篇只用了:哥哥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劝说弟弟不要去淘金?哥哥身上具有哪些硬汉精神?三个问题便理清了全文的脉络。再想想我自己冷乱而繁杂的问题设计,真是惭愧!

  4、教师本身的幽默机智。教师把弟弟的热衷淘金的性格演绎的活灵活现。调皮、幽默而不失高雅的教师形象也为课堂增色不少。我想这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所至了!

  5、文章驾驭难度高。既要充分展现南外学生的风采,又要紧扣文本,挖掘文本,做到“深入浅出”,实属不易。教者对文本把握挖掘得当,堪称典范。

  6、最后锦囊妙计设计实在是“妙”,学生回答更为精彩。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4

  一、 听课时间:

  20xx—4—5

  二、 授课老师:

  王xx

  三、 授课学校:

  xx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四、 授课年级:

  初中

  五、 授课题目:

  《岳阳楼记》

  六、 教学过程

  (一)全班分组收集岳阳楼记对联,利用多煤体展示图片及对联。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并解释对联的涵义。

  (二)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以往的作家所写的岳阳楼记进行对比。

  (三)导入

  (四)齐读课文

  (五)提问,这首诗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思想内容。

  学生:(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么意思?

  (六)、自由讨论课文结构划分法。

  文章有几个段落,怎样划分,划分的原因。

  (七)、播放岳阳楼景色片段录像。(对岳阳楼的介绍)。

  (八)、提问:为什么不写岳阳楼的盛况而刻画岳阳楼洞庭的烟波浩荡的景色,为什么这样选材。(选材要为中心服务)

  (九)、解释“以物喜,以已悲”,人生有两种情景,提问“你赞同还是反对”,联系实际,“不为外物所动”表现了哪种品质。

  (十)、忧国忧民之士,古往今来,有哪些人物。

  (十一)、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背诵全文。

  (十二)、作业:学习古人抒发感情的方式,写一点抒情文字。

  七、 教学板书

  岳 叙事作记缘由; 悲——阴 }

  阳 范 描写景色 喜——晴 }以物喜,以已悲

  楼 仲

  记 淹

  八、教学评析

  (一)、是注重朗读感悟和背诵积累。这首词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感情丰富,教师没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设计了充足的`朗读。以读会意,以读悟情。同时还注重让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语言,真正作到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

  (二)、是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感染学生如让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观看课文录象,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使教学生动而深刻。

  (三)、是让学生收集课文的图片及对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是设疑,突出课文的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5

  一、导入

  看狼的图片,倾听狼的嚎叫。提问:你能联想到哪些有关狼的成语?

  学生交流成语,老师点拨:人们对狼的.印象都是不佳的,我们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齐读成语:狼子野心、引狼入室……

  今天,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小小说《狼》,作者蒲松龄。

  二、简介作者

  老师准备了一张作家名片:

  名:蒲松龄,字留仙,号 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时:清代文学家

  地:山东淄川人

  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一、朗读

  1. 自由自在朗读文章,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书声琅琅真好。有没有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呢?(出示生字词)

  2. 对于文章,谁能自信地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给予评价。

  3. 正确停顿,我能行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哪些语句要快速读?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导朗读:久之,目似暝,……/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语速快慢结合)

  二、译读

  译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门槛。在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画出来。

  先在同桌内交流,看你的疑难问题谁能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其,在文章中有代词的作用。老师准备了几个句子,看看这些“其”在文章中代指什么?

  (句子略)

  三、理清故事情节

  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什么故事?

  再精炼一下,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这篇小说在情节上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四、读出形象

  细读文章,采用勾画法找出描写屠户与狼的地方,分析评点它们的形象。

  如“仍从”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狼的贪婪。

  学生交流,老师指导总结。

  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台下掌声。

  蒲松龄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仅仅是带给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吗?

  郭沫若有云:“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者想借这篇文章讽刺什么呢?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五、结束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6

  一、导入

  作者简介(教师介绍)

  二、整体感知

  重点字词的音、义。(结合课文理解词义比较好。)

  文中提到了哪些景物?作者着重写了哪些?

  这些景物给人什么启示?

  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我的点评:四个问题不是同一个理解层次的,应该让学生把写景的句子读一读。要把每一个问题做透,才能有层次的、水到渠成的完成文本的学习。思考:整体感知应感知到什么程度?

  本文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总-分-总。分的三个部分都是前写物(景)后面感悟哲理,在这里应该让学生感悟到,从而为下面的解读服务。

  三、研析课文

  1、学生配乐朗读第一部分的第一段。领读与齐读相间。

  2、教师改写第一部分的123节,让学生比较。学生找出老师少写的句子。(教师如果要找关键的句子来品析,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提问。即:小白花是以怎样的姿态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的?)

  3、哪些词语应该重读?有什么好处?

  我的点评:这个板块把写作手法、朗读方法、文章的中心杂糅在了一起。老师问学生答,学生被牵着鼻走,学得比较被动,没有生成,感觉课堂没有活水。这个板快就是让学生找出展现在眼前的图画美、分析精神之美、感悟哲理之美。第一部分教师领着学生学,第二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学使用摘书卡的形式学习,第三部分也可以用检测的形式来学习。思考:面对同样的.结构的片段,应该怎样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有异?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学生的能力能有坡度的得到锻炼,使课堂越来越有活气?形式不同,侧重点不同。

  4、依照此法学习第二、三片段。教师讲得太多太碎了。

  四、拓展

  写自然中的一物感悟哲理。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7

  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作业布置,到小结,每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与此同时,也让我们不断的反思自我的课堂,是不是有很多废话,有没有到达自我设置的教学目标等等。

  教师们说听课丰富了教学经验,改善了教学方法,给教学带来了必须的帮忙,同时,也发现了自我教学中的不足。听课是教师成长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们都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科目:xx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课题:xx

  听课地点:xx班级

  一、导入新课,解读课题

  解释“赠”。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诗。(生回忆《赠刘景文》)生答:“赠”的意思就是“送”。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学习生字:

  (1)画出生字词,经过拼音认读,自我读----指读----齐读

  (2)指导写字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

  4、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

  5、再带着这种感觉读

  6、抽生读、齐读

  7、学生汇报此刻让教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

  三、体会意境深情诵读

  四、读写结合深化主题

  拿出练习纸把此时李白、汪伦最想说的,或是自我最想说的把它写出来。

  听课评析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是这堂课的难点。

  新学期即将到来。为了让下学期的学业成绩进步,各科成绩优异,不偏科,我新学期的计划如下:

  第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所有科目的第一步,所以预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大致阅读教材,找出本节与哪些旧知识相关,并复习这些知识;

  2、写出这一部分的摘要;

  3、找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4、找出课堂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听课。学好每一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好好听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特别注意听课理解。

  第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和家庭作业有好处。上课记笔记应该是:

  1、笔记要简洁;

  2、上课记笔记后,也要学会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第四,做作业。

  1、做作业前,一定要认真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了解其确切含义,明确适用条件,明确运用它解决问题的步骤;

  2、认真审题,明确设题条件和做题要求;

  3、理清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步骤;

  4、做题认真仔细,不搞马虎工作,做完后认真检查;

  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6、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着问老师,更不要抄别人的作业。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一定要层层剖析,循序渐进,多方联系,理清线索,下定决心独立完成作业。

  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需要记忆的,在做之前都要背下来。

  5、课后复习。

  1、及时复习;

  2、计划评审;

  3、课本、笔记、教材一起使用;

  4、提高复习质量。

  做好以上五点并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但我决心为了更好的未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