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优质课教案

时间:2022-03-10 18:55:0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孤独之旅优质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孤独之旅优质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孤独之旅优质课教案

  第四学段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人物,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小说题材的具体特征,初中阶段小说的基本目标为:

  1、 能在3分钟内通读1500字左右的小说,

  2、 复述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3、 找出小说刻画的主要人物,描述人物特征,

  4、 找出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5、 找出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

  6、 找出小说在谋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或者通过细节描述再现人物的性格,

  7、 结合个人阅读和生活经验,理解作品主题的时代意义。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内容都是人生中难忘的诗章——少年时代。题材都是小说。选编目的是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单元教学要求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

  《孤独之旅》是一篇选自曹文轩小说《草房子》的故事简单但内蕴丰富的片段。课文阅读提示中这样写道“少年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你有这样‘长大’的感受吗?”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真正读懂“孤独”,迎接成长中“孤独”,丰富人生内涵,树立奋进的信念。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孤独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戏称:一旦升入初三,人生将与寂寞握手,和孤独相聚,拖着太多的疑惑与不甘,拖着太重的功名与利禄,在痴等……他们似乎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稳重,对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也已经具备了一些能力,但不够全面、客观,看问题也不够深入。他们所说“孤独”,更多时候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更多的是面对考试压力时反映出来的较情绪化的表现,甚至有时是对现实的畏惧,非常需要我们适时的引导。对照杜小康成长中的孤独,准备中考过程中的所谓孤独又算得了什么,昂扬精神,在所谓的孤独中成长,那又何乐而不为?

  根据《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材、学情分析,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重难点,并且教学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朗读中进入情境,体会作品意蕴;在品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运用“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感知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目标

  1、在快速浏览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并品味出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丰富自己情感体验,树立在困境中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

  教学重点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突出“驱除”“孤独”“成长”的主线。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孤独”一词,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为精神层面的理解。

  教学设想

  这个故事生动感人,很容易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但文章较长,深入解读可能会受到课堂时间的影响,所以我欲采用关键词教学法,以“孤独”、“驱除” “长大”两个词语作为切入点,并把这两个关键词连成一线形成教学主线,以朗读、品味、感悟为主要方法,由点到面展开教学。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文脉,又能紧抓文章关键,突破开去,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世界,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实现学生认识由肤浅到深刻、由表层到深层的螺旋式转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

  语文的世界有鸟语花香,亦有疾风骤雨;有温情脉脉,亦有残酷无情。正如我们的人生之旅,有快乐,亦有痛苦。有句话说“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世界又何尝不是处处有生活呢?让我们把眼光投向课文《孤独之旅》,与杜小康一起度过成长的一段经历吧。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心理,为进入文本做准备】

  感知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以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方式用一句话概括。

  例:可概括为少年杜小康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难,尤其不得不“孤独”,但他逐渐学会面对“孤独”,驱除“孤独”,最终长大、变坚强的故事。(打出字幕)

  同学们觉得这句话中哪几个是关键词?

  师明确关键词:孤独、驱除、长大。

  小结:这三个关键词不仅可以用来表述故事情节,也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密码。

  【文章较长,此环节既抓住课文重点,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一、 以词解文

  从“字词”里挖掘,以词解文,走近杜小康。

  (一)关键词“孤独”教学

  1、 “孤独”是什么意思?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

  学生可能的答案:寂寞、无聊、孤单,有时无助的感觉也是一种孤独……

  重点指出:孤独≠无聊。

  “无聊”多指一人无所事事,对生活缺乏兴趣,无聊者寻求的是消遣。

  “孤独”一词字典中有孤单、孤立无所依附的意思,既可指处境,但更倾向心理情感方面。

  【 让学生讲出体验,能锻炼他们深入探究的能力,使他们更易理解课题】

  2、小说中哪些词句可以解释“孤独”? 请学生找出体现“孤独”的语句,并注意体会。

  例:①、“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朗读指导:句中“天地又如此空旷”的“又”去掉行吗?不行,一个“又”放大了杜小康处境的艰难,朗读时要突出杜小康恐慌又无奈的心理。)

  品析:一切景语皆情语,鸭声不会真有寂寞之意,寂寞的是杜小康。这是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

  ②“杜小康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

  品析:这句心理描写直接反映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

  (朗读指导:句中“然而”,要读得深沉无奈,因为这种孤独是杜小康无法摆脱的。)

  教师引导: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环境描写?或文中这样的心理描写还有吗?

  例:③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④、写暴风雨一段“早上,……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⑤、“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一个孩子的胆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单调” (引导:这句心理描写,你能代杜小康说出来吗?请你换位思考:当你是杜小康,当你面对这样的环境,你会怎样?)

  ……

  小结: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对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大反差打击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亲放鸭生活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内心的苦痛、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环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环境心理描写进行分析品味的能力,重在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孤独”二字。突出教学重点】

  (二)关键词“驱除”教学

  过渡:在杜小康的世界,“孤独”已经无处不在,他怎么办?我在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发现了这个词——驱除。

  1、“驱逐”什么意思?先请学生解释词语,再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说。例:杜小康驱除了孤独,“不再恐慌”; 杜小康他们不能回避孤独,只能“驱除”孤独……

  2、师生朗读课本74页“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这一段,并反复朗读“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这两句。

  朗读指导

  于是你将会发现“孤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于是你发现孤独原来是块试金石。

  (三) 关键词“长大”教学

  过渡:杜小康尽管是在被动的情况下“驱除” 孤独,但我们不可否认当他学会面对孤独的那一刻,他变坚强勇敢了,他也在无形中“长大”了。

  1、找出表现杜小康“长大了”的段落,划出与“长大”有关的语句进行品读(尤其是心理描写的句子)。

  2、讨论交流:请学生按照下列句式说一段话:

  我认为杜小康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3、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在你的生活道路上,又有着一些怎样的人和事影响着你的成长,给予你有益的启示?

  总结:因有孤独陪伴,人生方显“坚强”,因有孤独锤炼,人格方显“崇高”。 懂得品味“孤独”的人,他的灵魂才能在人世间挺立。

  【引领学生从精神层面理解“孤独”】

  【词语蕴涵情感,课文关键词是作者情感的集中点、燃烧点,语文关键词教学就是要借助关键词带领学生点燃心中的情感。本课三个关键词“孤独”、“驱除”、“长大”形成一线,使教学环节呈现出串珠成线的清晰感,并且达到让学生用自己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观照语言文字,深入挖掘每个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结束语:

  让我们在敬佩杜小康的同时向他学习,以敢于担当的情怀,在世间的不平中求得内心的平静,才能够以坚贞却又洒脱的形象傲然面对人生的苦难,拈花微笑,满透苍凉却又有着包容与宽恕。像他那样在人生的不幸中绽放出自己的灿烂来。

  五、作业。

  1、读P75“那天……P77下蛋了……”出一组阅读题并附上参考答案。

  2、请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低于400字。

  六、板书

  孤独之旅

  曹文轩

【孤独之旅优质课教案】相关文章:

《孤独之旅》教案07-30

孤独之旅教案07-29

《孤独之旅》教案06-09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07-30

孤独之旅教案四篇06-02

《孤独之旅》教案15篇07-22

《孤独之旅》教案(15篇)09-01

孤独之旅教案15篇04-02

《孤独之旅》教案精选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