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乘法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的分数乘法
教材第5页的内容、练习一的第7~13题,第8页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加深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
正确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约分方法,灵活计算。
教具学具
口算卡,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揭示课题。
老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分数乘分数了,而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分数乘分数的法则来计算分数乘整数的算式。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
2.出示例4。
(1)明确题意。
请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理解题意。
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甲:应该用乘法计算。因为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乙: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
老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有的同学想到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有的.同学想到了“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真的很棒。
学生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3)计算。
提问:怎样计算更加简便?
明确: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5)分析错因。
提问:为什么第三种答案与其他两种不同呢?错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小结:因为整数都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乘整数。
3.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学生可以先说意义再计算,集体订正答案时,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老师对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找出当一个数分别乘一个比1大的数、比1小的数和等于1的数时,积与第一个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8~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答案。
4.出示例5。
(1)明确题意。
请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探究算法。
老师:我们已经学会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分数乘小数怎么算呢?
板书: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1:可以把2.1转成分数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里填上“>”“<”或“=”。
四、思维训练
1.先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参考答案
(2)略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
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是先约分,后计算,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运用约分对分数乘分数进行简便运算时,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只有公因数1,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分数。
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可以把小数转化成分数进行计算,即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然后约分就可以了;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按照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
行计算;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如果小数能和分数的分母约分,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分数乘法在乘的过程中的简便的书写格式。教材一方面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比和联系,一方面提出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的问题,让学生知道除了像例4那样进行约分,也可以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直接约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
课堂设计说明
1.加强两种形式的乘法的对比练习。
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意义,通过对比练习可以找到两种形式的乘法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的约分过程,想一想与例2的约分形式有什么不同。特别要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并且注意提醒他们不能把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约分。
分数乘法教案 篇2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
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75+60=135(次)
解法二:75(1+)=75=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教学追记: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分数乘法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15页的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重点:
学会找单位1
教学难点:
依题意画出线段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让学生列式计算解答,再指名说说算式的意义,并指出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说出: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100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100(20)?=80
(5)再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6)练一练: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评讲订正时,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出示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小强身高多少米?
(1)明确题意,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①要画几条线段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②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确定谁的身高要画得长一些,谁的身高画得短一些。
③第一条线段表示谁的身高?画了第一条线段表示小林的身高,该怎样画第二条线段表示小强的身高。
启发学生:根据小强身高是小林的,要把表示小林的线段平均分成8份,在它的下面画出其中7份的长度代表小强的身高。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启发学生思考: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就要把小林的身高看作单位1,要求小强的身高,就要求出小林身高的是多少,即求的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4)让学生列式计算。
(5)如果把上题改成下面的题: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问:哪条线段画得长一些?怎样画?
把谁看作单位1为什么?
怎样列式?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6)教师说明: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这里是带分数,把化成假分数,上题也可以改成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乘得的积大于原来的被乘数。
(7)做一做。
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习列式计算后,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完成练习四的第5题。
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还可以是整数。
订正时指名分析。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应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析数量关系,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来解答。
五.作业。
练习四的第1~4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让学生用学过的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1000克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各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全年我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是多少天?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计算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相乘的算式。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整体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求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一方有难,多方支援的人道主义思想。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分数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的教案05-18
分数乘法教案05-18
分数乘法教案09-17
关于分数乘法的教案08-08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09-26
(优秀)分数乘法教案05-18
分数乘法之分数乘小数教案10-24
分数乘法教案(15篇)05-15
分数乘法教案15篇08-09
分数乘法教案经典【15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