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02年高考语文命题展望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 张伟明
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迎来了2002年。新的一年,新的气象,高考语文命题的改革也不例
外。在新颁布的2002年语文科《考试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考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调
整,并且是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一次。从内容上看,新增加了默写名句名篇和文言翻译的内容,目
的在于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文言文阅读实际能力的考查;从试卷结构上看,最明显的变化是调整
了主客观试题的比例,将部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
语文命题的改革是在参照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和教学实际情况下逐步推出的,变化不会超出教学的
现状,也不会因为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而加大试题的难度。下面就内容的调整和形式的变化作一个简
要的分析。
1.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是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 中新增加的内容,要求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在以往的高
考试卷中,曾经考过“默写名句”的内容,由于有不同意见,高考取消了这项内容。经过几年调查
研究,我们感觉到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背诵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
的传统文化,熏陶情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
我们在《考试说明》中增加了对这项内容的要求。 名句名篇的考查将采用默写的方式,即给出标
题或开头-句,要求考生写出全篇内容。当然,考查默写名句名篇会考虑教学氖导是榭觯不会?
意为难考生,考查的内容应该是考生学过或非常熟悉的,目的是推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素养。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同属知识牲内容。为了不减少试卷中对能力测试的量,在高考试卷中两项内容
将只选考一项。
2.文言文翻译
长期以来都是选择题的考察方式,2002年高考试题在这方面的考察将会有所变化,即让考生直接
翻译文段或句子。选择题在考察字词句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把握概括能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功效,
但是考生是否完全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还很难加以判断。从文言文的特点来看,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考
生翻译一段文字,从而看出他们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
考虑到阅卷的因素,文言文翻译的内容不宜过长,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
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
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从上述要求看,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察将会分两段来考,以往阅读判断的考查方式还将保留,用
选择题来考,放在第一卷,另外将会增加1个翻译题,放在第二卷。为了不增加考生的答题量,题
目数量依然保持6道题,即选择题由原来的6道减为5道,增加1龇译题,题。分值由原来?8分
提高到20分。
3.试卷结构和古代诗歌鉴赏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会有较大的调整,最直接、最明显的变化是主客观题题量和占分比例
的改变。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总题量为26题,在数量上比前一年减少了2题。具体变化是,客观题
由原来的20题减少到15题,主观题由原来的8题增加到11题。从占分比例上看,客观题的占分比例
由原来的40%降为30%,相应的主观题占分比例则由60%增加到70%。题目数量和占分比例变化表
明,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综合性将进一步加强,也就是说,需要考生动笔写的内容增加了,这
与目前中学教学改革的形势是相符的,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当然,客观题减少会给命题和
阅卷带来困难,对于命题带来的问题是,新的题目怎样出才能较好地控制误差;而对阅卷者来说则
是增加了阅卷的难度和负担。
试卷结构的调整涉及到“名句名篇”“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几部分内容。新增加的3道主
观题也就来自这三个方面,即名句名篇默写1题,文言文翻译1题和古代诗歌鉴赏l题。关于“名句
名篇”“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前面已经谈过,下面重点谈谈“诗歌鉴赏”的要求。诗歌鉴赏原来包
括两方面内容,即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诗歌鉴赏,采用选择题的考察方式。2002年采用主观题的
方式,学生的答题量增加了,就不能古代现代都考了。命题之所以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察内容,一
是从能力出发,古诗和新诗鉴赏,在考察的能力要求上是一致的;其次,是古代诗歌在命题的选择
范围上来看,古代诗歌比现代诗歌可选择的余地要大得多;第三,古诗中有不少诗句脍炙人口,或
蕴涵哲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有益。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丝毫没有贬低新诗的意思,新诗
同样有感染人和鼓舞人的作用,只是高考试卷容量有限,命题只能选择其一。
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
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
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
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2002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有多处变动。其变动的主要特点是:题量减少,客观
题减少,主观题增加,从而加大了对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内容和形式
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试题的难度会因此而加大。2002年高考作文题的形式仍然是话题式作文。话题
作文开放性较大,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能力和表现个性特点。但这种开放也给个别人带来了机会,
这就是在考试中抄袭别人的作品,这种做法是缺乏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2001年有些
省在作文阅卷时规定,发现答卷是抄袭的,就只能在最低一档评分。这样做对学生的行为是个约
束,有利于促进学生端正品行,形成良好的学风。
【高考语文命题展望】相关文章:
高考政治命题培训心得体会06-04
高考话题作文命题可以休矣(网友来稿)10-22
高考分省命题不可取(转)(网友来稿)10-04
语文高考作文06-20
高考语文教学反思05-18
语文高考心得体会01-09
语文高考作文13篇12-19
高考语文复习提纲资料08-03
江苏高考语文满分作文高考议论文作文03-25
中考命题作文04-18